马街书会现状

作者:王任亚 时间:2010-06-25 点击数:

曲艺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也面临着艺人越来越少,技艺无人继承的危机。宝丰马街书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马街书会,俗谓“十三马街会”,是全国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县城南10华里以外的马街村举行。这天,来自河南各地及山东、河北、安徽、湖北、四川、江苏、陕西、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马街。正月十三一大早,各地艺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会场。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再看赶书会的群众,一个个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顶着仍有几分凛冽的寒风,沿着乡间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一般向马街涌来。不上半天功夫,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游的、逛的,好不热闹。外省外地的艺人来赶会,多是要提前几天动身的。虽然是千里迢迢,但他们从来不用担心,多少年来,只要在正月十三这天来到马街,就一定能赶上书会。不说丽日融融,就是遇到了雨雪风天,书场照样红火。人们打着雨伞,穿着胶鞋,踩着泥泞乡道、乐呵呵地照说、照看,兴致丝毫不减。艺人在会上说唱,是为“亮书”; 约艺人说唱,则称为“写书”。在正月十三这天,附近很多县区的农民除了赶书会看热闹外,还要办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在会上“写书”——像相亲一样,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去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的想庆贺丰收,助助兴;有的是修房盖屋,图个吉利;有的要娶媳嫁女,觉得这样的大事应该办得隆重些。这样“写”台说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美,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很体面。当他们在艺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满意的之后,便开始商议书价。书价一般是以上年的收成好坏和艺人的水平高低来定的,少则一棚百十元、几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最高也有上千元、几千元的。双方谈妥了书价,艺人就收起摊子随写书者而去,这就算是“写出去了”。如果在这一天没有被写出去,第二天——是正月十四到十六的马街元宵灯会上也会被请走的,最终皆大欢喜。在书会上“写书”,有时一个村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 形成了唱“对台戏”的局面,场面好不热闹。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每年的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近年来,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萎。

笔者分别抽取了1986年和2009年的马街书会艺人登记表,对艺人年龄做出如下分析:

 

1986年马街书会参会艺人年龄情况:

年龄(岁)

60岁以上

5060

4050

3040

30岁以下

总计

人数

18

26

54

101

133

332

百分比

5%

8%

16%

31%

40%

 

 

2009年马街书会参会艺人年龄情况:

年龄(岁)

60岁以上

5060

4050

3040

30岁以下

总计

人数(人)

38

33

30

9

0

110

百分比

35%

30%

27%

8%

0%

 

 

由此不难看出,书会艺人今昔对比,老龄化非常严重,年轻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出现演员断档,青黄不接的局面。书会的参会艺人在不久的将来将越来越少,然而,没有了民间说书艺人,何来书会?没有书会,何来“曲艺之乡”?

可见,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那我们的马街书会将无法续写昨日辉煌,我们“曲艺之乡”的盛名恐怕也将成为历史。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