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玉非玉 胜似玉——汝瓷鉴赏随笔

作者:蔡全法 赵文军 时间:2010-11-05 点击数:

 

       宋代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先后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就。在五大名窑中又因“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周辉《清波杂志》),又有皇家不惜工本支持,工艺精湛绝伦,被列为众窑之首。再加之烧造时间太短,历史上的战乱流失,传世品稀少,屈指可数者不足百件,故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的感叹,足见其弥足珍贵。

 

      目前,传世的汝窑御用瓷不足百件,艺术大师李苦禅曾挥笔写下:“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尽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汝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传世汝瓷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达维德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香港等私人收藏家手中。经过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及窑藏出土的汝窑御用品,几乎等于世界各国传世收藏的总和。

 

       北宋时期,汝瓷的烧造成功,彻底改变了瓷器烧造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汝瓷日臻完美的青釉色,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釉色光亮莹润,犹如堆脂,视如碧天,故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美称。又因汝官窑为宫廷垄断,用器不计成本,以玛瑙为釉,使釉色光亮莹润多变,呈现天青、粉青、天蓝、月白、豆青等色。釉内开片呈鱼鳞状,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如在阳光下观察釉面,釉中多布红斑,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真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这些特征,事实上是窑工在烧造过程中,利用釉药和胎坯土中的矿物质,在温度的作用下,烧成还原气氛不同,出现窑变现象。在各种釉色中,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通过对汝官窑传世品和出土器物的观察,其器表装饰显然是靠釉色取胜,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花卉图案装饰极少,处于附从的地位,一般很少见,多是用刀笔刻画。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谢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奉华”当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蔡丙”“宁”可能与作器人姓名有关,都十分重要。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也很是难得。

 

       汝窑是北宋末指定烧造的御用器,因此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汝窑器的胎质坚密细腻,扣之如磐,色如香灰,俗称“香秋胎”。又因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成为汝官窑的另一特征。此为其它窑口所不如,也是后世仿制品所不能达到的。

 

       汝瓷的烧造工艺,从出土的窑具看,大量使用匣钵,而且绝大多数器物都采用了满釉支钉烧工艺,仅个别碗、套盒、大型假圈足瓶类器、器盖等用垫饼工艺。在器底为追求美观,施满釉裹足的甚多,器底往往有“芝麻”状的小支钉35个,尽管支钉痕极小,仍是烧造中的缺陷,由于其它窑难做到这种程度,便成为支烧工艺中的进步,成为汝瓷中的缺陷美,也是汝瓷另一显著特征。

 

       汝官窑的器形,传世品中有尊、瓶等,除少数仿古陈设用瓷外,常见的多是盆、碗、盘、碟、盏托、洗、奁等器物。近年清凉寺窑址的出土物中,除与传世品同类的器物,又增加了不少型制,仅洗就有裹足、平底、三足、假圈足、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又如盘,有裹足、假圈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椭圆形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新品种,还发现了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

 

       这些器物不但丰富了汝官瓷品种,也有助于对汝官瓷的了解,增加了研究课题。它们表现了宫廷用瓷特色,把龙作为必备的题材,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那些荷花口碗、钵、莲花器座和荷叶碗形器座等,则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结果。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