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爱欣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出生年月 :1964年12月
籍贯:河南汝州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6年7月至今,任教于平顶山学院
1994年9月——199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李修生先生做访问学者
2005年2月——2005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师从杨镰先生做访问学者
2005年晋升教授
2008年5月至今,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
元代文学和文献学
主要论著
◎著作与教材
1.《玉山名胜集》整理,中华书局,2008年11月出版
2.《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3.《中国文化世家》(中州卷),撰写“宋金元部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4.《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主编,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5.《河南文学史》(古代卷),撰写“元代诗文”部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6.《姚燧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论文
1、《马祖常的超逸诗风与河西情结》(独著)《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 《元雍古诗人马祖常的“河西诗”》(独著)《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
3. 《元初诗坛风尚与赵孟頫诗歌的补阙之功》(独著)《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4.《元代诗歌与散曲创作精神殊途悖反探源》(独著) 《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 《元代散曲的娱乐性与反传统的审美取向》(独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中州文士对元代儒学的贡献》(独著) 《殷都学刊》,2000年第2期
7.《姚燧的散文理论和创作及对元代文风的影响》(独著),《殷都学刊》,2003年2期
8.《“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独著),《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享乐意识与宋初文人词中的“高楼”意象群》(独著),《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4期
10.《躁动酝酿出的“蒜酪”、“蛤蜊”味》(独著),《周口师院学报》,2003年4期
11.《赵孟頫的生存困境及诗意阐释》(独著),《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4期
12.《葛逻禄诗人廼贤与其寻根之旅》(独著),《文史知识》,2008年第12期
13.《以曲写心 以心鉴史》(独著),《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4.《始知真放本精微——苏轼<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赏析》(独著),《文史知识》,2010年第11期
15. 《元代伏牛山地域文学特质概论》(独著),《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6.《元代散曲的传播形态及其文学意义》,《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7.《多元文化背景下葛逻禄廼贤的诗歌创作》,《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廼贤集校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2009年9月,主持人
2.《元代文学思潮与诗文流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8月结项,第二完成人
3.《中州文化世家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3年河南省社科规划办鉴定,宋金元部分主持,第三完成人
4.《魏晋风度与元代浪子风流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999年河南教育厅鉴定,主持人
5.《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需求的研究》,2003年河南省科技厅鉴定,第二主持人
6.《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2000年河南省教育厅鉴定,第三完成人
7.《全元文》,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主要完成人
8.《全元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主要完成人
9. 《元代西域人进出中原对河南文学史的贡献研究》,2010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一等奖,主持
◎荣誉称号
2000年度“河南省优秀教师”
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5年“平顶山市学术技术拔尖人才”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散曲学会会员
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