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歧路灯》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杨海中 时间:2010-07-27 点击数: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六日,河南省开封市社科联在六朝古都开封召开而来第三次《歧路灯》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二十多篇。现将讨论的主要问
题做一总结。
一、 关于作品的思想内容
大多数代表认为,《歧路灯》的作者崇尚的是封建理学,《歧路灯》奉扬的是封建正统观念。这种思想贯穿该书始终。其中最突出的是封建教育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作者不否定科举制度,但又主张“读经史,穷致用”。在这种“尚理学、重经术”的思想指导下,作者一方面对科举制度加以美化,但早已僵死的科举制度的种种弊害又使得他不可能视而不见。因而书中对一些假道学的行为不端、专弄八股时文的糠秕之徒的不学无术,时有揭露和讽刺。书中对官场的描写,情形基本相似。一些代表指出,李绿园的思想,从总体上是恪守程朱理学的,但也受到了顾炎武、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的某些影响,如主张:经学致用,教子弟不可死读书,认为士农工商都是正务等。有的代表认为,程朱思想并不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与思孟之学是不同的,《歧路灯》是正统儒家思想与理学兼而有之。因此广义上说《歧路灯》保守、落后是符合该书实际的。但如果说其反动,则是缺少根据的。一些代表则认为,《歧路灯》作者的思想观点根本是腐朽的,立场根本是反动的。
二、 关于作品的人物形象
一些代表认为,《歧路灯》写了二百多个人物,没有一个生动的、没有一个能像《儒林外史》《红楼梦》中的人物那样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它们是一群公式化的、概念化的形象,全是作者的传声筒。一些代表则认为,《歧路灯》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有作者主观意念的色彩,但基本上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原型的。概述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独特性,败子及浮浪子弟群像,填补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的某些空白。二是丰富性,同类群像如此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没有过的,如市井无赖三、四十人,一个个声口毕肖而面貌各异。三是鲜明性,如夏逢若、巫翠姐、钱书办、薛媒婆等。有的代表进一步指出,《歧路灯》所塑造的市井无赖、赌徒、恶少、兵痞、帮闲等形象,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整个明代白话小说,在典型性、生动性方面,也使它们相形见绌。其中夏逢若,作为一个泼皮形象,是相当有光彩的。有的代表认为《歧路灯》塑造的谭绍闻,是个名副其实的败子典型,他与杜少卿、贾宝玉有质的不同。后者不遵家教,具有某种反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叛逆性格,故愤世嫉俗。谭的胡作非为,则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本质的恶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歧路灯》所提供的这一形象,是有一定的创造性的。有的代表指出,《歧路灯》中的“正人”形象,大都写得不是很生动,有些甚至苍白无力,类如泥塑,如孔耕轩及娄氏父子。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基于强烈的“救世”、“劝世”意识,自觉不自觉地企图用形象图解某些政治道德意念,从而破坏了艺术自身的规律。
三、 关于艺术结构
有的代表指出,《歧路灯》在艺术结构上确有独特之处。《歧路灯》与《红楼梦》相较,结构明显不同。《红楼梦》是通过写“一家之盛衰”写人物命运,《歧路灯》则是以一人之成败写“一家之盛衰”,并且是围绕“一个中心人物”安排情节,结构故事。可以说《歧路灯》是我国第一部以探讨人生命运为主旨,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中心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儒林外史》的链状结构、《歧路灯》的羽状结构——主线突出如羽轴,支线细密如羽支且根植于羽轴——这三种形式,基本上概括了长篇小说结构的主要样式。
四、 对该书总的估价
一些代表指出,《歧路灯》思想性差,枯燥乏味的说教太多,文字的可读性不强。这是一般读者对它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但作为文人的独立创作,他填补了从《金瓶梅》到《红楼梦》这期间的空白,为我们研究小说史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过去几年里,有的人对其估价过高,但对其在古典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估计不足也是不恰当的。《歧路灯》的成就,从整体、从宏观看,不如《红楼梦》,其思想性也较《儒林外史》差些。《歧路灯》的成就高于清代一些二流作品。有的代表认为,《歧路灯》是清代中叶古典长篇小说的三大巨著之一的客观现实,是不可否认的,更是不必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