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茂杰在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时间:2012-09-04 点击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上午好!

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今天开幕了!

首先,我代表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携平顶山500万人民对不辞辛苦来我市进行学术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平顶山市虽然是一个现代工业城市,但所辖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周时期为武王四子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古汉语中“应”、“鹰”通假,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手千眼观世音得道正果之地、汉传观音文化源头。始建于北魏的风穴寺,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唐代鲁山段店花瓷窑址,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应国墓地遗址被国家列为重大考古发现。在平顶山境内的三苏园,是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陵园。叶县县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叶公问政”的典故就发生在我市叶县。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平顶山市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所辖的汝州市为河南曲剧发源地、“汝瓷文化之乡”,宝丰县为 “曲艺之乡”、“魔术之乡”。平民圣人墨子、叶公沈诸梁、西汉名相张良、大树将军冯异等彪炳史册的名字都出自平顶山这方热土,他们所创造的历史业绩也成为了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平顶山的文学遗产也十分丰厚。唐代著名诗人元结、清代文学家李绿园、现代著名作家徐玉诺都出生、生活、创作在这片沃土。还有历代先贤智圣、文人墨客到此为官或漫游,孔子、诸葛亮、李白、韩愈、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到过此地。他们的历史文化活动记录了鹰城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或宏阔壮观,或委婉细腻,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鹰城的历史才更显其丰满、生动。

尤其是清代文学家李绿园,在《歧路灯》中提出了“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的主张,今天仍有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后人对《歧路灯》的评价也很高,清乾嘉学者吕中一评李绿园是“以左丘、司马之笔,写布帛菽粟之文章”;近代小说史家蒋瑞藻称《歧路灯》“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朱自清先生认为:“《歧路灯》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平顶山学院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也是我市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基地。长期以来,平顶山学院围绕平顶山经济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立足地域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有效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10年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数十位专家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这对我市弘扬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是平顶山学院的大事,也是我们平顶山市全体人民的大事,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进一步厘清李绿园及《歧路灯》的思想内涵及其与平顶山文化的渊源关系,明晰《歧路灯》的创作理念和文学精神,深化对《歧路灯》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语言风格、创作方法等问题的认识,更加充分认识李绿园及《歧路灯》在文学史、古典文学学术史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河南、平顶山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开好这次大会。我们将尽全力为会议提供支持与服务,使会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

谢谢大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