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纪委书记杨海中在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时间:2012-09-10 点击数:

在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2-8-31

杨海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

在清爽的秋风刚刚吹起的季节,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山明水净的中原明珠城市平顶山,在《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故乡召开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我受院长喻新安研究员的委托,首先代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歧路灯》是河南籍作家唯一一部可称作长篇的世情小说,不仅填补了清代中期之前河南无长篇小说这一空白,而且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河南人的骄傲与光荣;我院学者栾星先生花十年心力将其整理校点,并于1980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张弦生先生为责任编辑将其出版,这是河南人在新时期对中国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我们也为此感到光荣与自豪。

《歧路灯》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19841984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和河南社科院的组织和推动下,先后在郑州、洛阳、开封召开了3次全国性的《歧路灯》学术研讨会,全国许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的专家云集中州,对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任访秋、陈毓罴、  霍松林、高明阁、朱一玄、陈美林、张国光、杜贵晨等先生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从此,这部鲜为人知的小说名扬海内外,从书斋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从坊间流传走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小说史的殿堂。当时,我在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与栾星先生、胡世厚先生、张弦生都是这三次研讨会的参与者、也是后两次研讨会的策划者和经办者。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26年后的2010年,有幸参加了由平顶山学院主办的“《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今天又第二次到会学习,心情很是激动,尤其是看到与会者中大多是中青年专家学者,又感到特别地兴奋与高兴。

学术研究需要积累,丰厚的学术积累是促进学术进步、深入和繁荣的前提;学术研究需要组织,优秀的组织工作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第二届《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的召开以及即将成立的“《歧路灯》研究会”以有力的事实和响亮的声音向世人和学界昭示:《歧路灯》研究不仅河南后继有人,全国后继有人,而且视野更加开阔,精神更加朝气蓬勃。我们深信,只要我们既着眼长远发展又勇于创新,不急功近利,按照学术研究的规律办事,努力整合全省、全国的研究力量,《歧路灯》学术研究就一定能够稳步、扎实地继续向前发展,并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新成果。

最后,祝与会专家学者身体健康,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平顶山学院早日建成为《歧路灯》研究基地和《歧路灯》研究资料文献中心!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