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文化圈研究的几个特点

作者: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时间:2014-03-06 点击数:

伏牛山文化圈研究的几个特点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表时间:2014-03-05 00:00
潘民中 路学军
   伏牛山山脉是秦岭山系进入河南后向东南延伸部分。她蜿蜒于豫西地区,西连秦岭而结陕晋望川陇,南展荆楚而临长江,北依黄河而控冀鲁,东汇淮水得连苏皖;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又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支源的荟萃之区,自然条件优越。闻名遐迩的河洛文化、沙颍文化和荆楚文化生发于此,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在这里交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而相近的人文传统,使伏牛山地区在人类生活、文化诸要素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牛山文化圈”。
    2006年5月,张清廉教授首次提出了“伏牛山文化圈”的概念。经过数年的认真调查论证,确认“伏牛山文化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构成了一个新的地域文化体系,学术界对于这个新的地域文化概念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2009年,在张清廉教授倡导下,平顶山学院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立足地域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整理古老而深邃的中原地区文化宝藏,探究伏牛山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演变,努力实现文化研究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接轨,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效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为深入挖掘伏牛山文化的内涵,全面探究伏牛山文化的演变过程,充分展示研究中心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从2011年开始编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丛书》终得杀青,并正式出版发行。
   《丛书》共4种7本,计312万字,是一部挖掘并展示伏牛山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研究中心这几年来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丛书》系统梳理了伏牛山地区文化的起源与演变,论述了伏牛山地区文化的特点,对伏牛山地区文明类型、演变、地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可谓是一部对伏牛山文化圈进行全方位审视的力作。纵览《丛书》,笔者感到是书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深入研究伏牛山地区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全方位展现伏牛山地区早期文明,进一步确认了伏牛山文化圈的原生性与根源性特征
    伏牛山地区历史悠久。研究证明,伏牛山地区人类进化构成了华夏人演进的完整序谱,表明华夏人最早在这里根生与发展;华夏先民在这里定居安身,繁衍生息,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进程。因此,伏牛山地区是华夏民族重要的起源地和中华文明主流文化的根生地,与中华文明起源关系极为密切。
    伏牛山文化圈与华夏文明起源关系是《丛书》关注的重要问题,书中以很大篇幅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丛书》分析了伏牛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起源之间的关系,对伏牛山地区始祖、城邑、青铜、文字等文化起源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考辨,指出伏牛山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史前城址演进的脉络完整清晰,青铜、文字文化源远流长。华夏人文始祖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启了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史。应该说,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讨,极大丰富了伏牛山文化圈内涵,全方位展现了伏牛山地区绵延不断的文化发展序列,进一步确认了伏牛山文化圈具有鲜明的原生性与根源性特征,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形成的“孵化器”。
    二、注重思想文化创新研究,尤为关注根生于平顶山大地的墨子、观音文化,深化了对鹰城思想文化变迁的认识
    伏牛山地区历史文化绵延悠远,博大精深,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发展、升华,形成了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文化特征。独特的文化环境使得伏牛山地区成为一些重要思想学说的孕育之地。这些思想学说往往在融会贯通多家学说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其思想旨趣多有创新,对中国历史的思想文化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植根于平顶山大地的墨子学说和观音文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端,同时也是《丛书》着力研究的对象。
    墨子生于今河南鲁山,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兼爱、尚贤、节用”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丛书》在近年平顶山乃至河南墨子研究的基础上,对墨子思想的内涵、价值及其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对墨子学说的文化属性、思想价值、历史定位等进行了深刻思考,极大地丰富了墨学研究。
    与墨子文化一样,观音文化也是植根于平顶山土地上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观音文化是汉化佛教的典型形态,它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信奉者众多,影响极为深远。平顶山市观音文化发展源远流长,是汉化佛教观音文化的发祥地。平顶山香山寺位于平顶山市区北部香山之上,乃汉化佛教大悲观音菩萨证道之所,被誉为“观音祖庭”。汉化佛教观音文化由此诞生后,不断发展,并继续向外传播,对中华汉化佛教观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丛书》对汉化佛教观音文化研究高度重视,书中对伏牛山地区观音民间信仰等思想观念的起源、发展环境、沿革变迁、现实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新成果,更加坚实了平顶山市观音文化资源开发的学术支撑。
    三、语言文学研究视野开阔,注重多学科融合,富有浓郁的本土特色
    自古及今,伏牛山文化圈作家辈出,作品繁多,语言流变特色鲜明。在《丛书》中,语言文学研究也是一个亮点,《丛书》围绕伏牛山地区方言分布、三苏与平顶山、元代伏牛山地区作家及清代李绿园和《歧路灯》、当代伏牛山地区的作家群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细致分析。作者分别从版本学、戏剧学、传播学等角度出发,对伏牛山语言文化进行了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研究,探讨了其中的文化风景、文学风格、中原魂魄,成果多样,富有新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四、艺术史研究别开生面,陶瓷、音乐、戏曲研究成为重要关注点,拓宽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领域
    伏牛山地区具有悠久艺术发展传统,陶瓷、绘画、雅乐、戏曲、魔术等艺术门类,或根生于此,或光大于此,生生不息,成就辉煌。从远古的《鹳鸟石斧图》、贾湖骨笛,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的原始瓷器,战国时期许公宁编钟,到斑斓的唐代鲁山花瓷,宋代宝丰清凉寺的汝瓷,禹州多彩的钧瓷,再到元代马街书会、明清戏曲,乃至近代魔术,无数能工巧匠、才艺之士在此孕育了大量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也使得伏牛山地区成为华夏艺术史上名副其实的“富矿区”。
    伏牛山艺术史是区域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源,但囿于多种原因,以往学者对此系统研究尚不充分。《丛书》以挖掘伏牛山艺术史为己任,围绕伏牛山文化圈音乐戏曲的源流、演进与发展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较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在陶瓷研究方面,《丛书》对伏牛山陶瓷史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是对鹳鱼石斧陶瓮、唐花瓷、汝瓷等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器物和瓷种进行了细致分析,详尽阐述它们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肯定了伏牛山陶瓷艺术在中国陶艺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音乐研究方面,《丛书》对当代语境下的雅乐内容与价值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分析其审美特征与历史文化价值。《丛书》还对伏牛山地区的豫剧、曲剧以及马街书会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取得了较多成果。对于伏牛山地区近代音乐,《丛书》也有涉及,特别是针对抗战期间伏牛山地区的音乐文化所进行的回顾整理,令人耳目一新。
    通读《丛书》,笔者不禁掩卷感慨。以伏牛山文化圈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资料之浩繁,其研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丛书》作者以深化地域文化研究为己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意识自励自勉,将执着的探究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完成了对伏牛山地区文化形态的全面梳理,构建起“伏牛山文化圈”学术概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也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与开发路径的新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从这个意义上讲,《丛书》的出版发行,不仅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平顶山市文化建设的一件盛事。
    诚然,作为开山之作,《丛书》也难免存在白璧微瑕之处,如某些概念有待规范,一些研究还不够深入,全书在语言运用方面也时显粗糙。然而,瑕不掩瑜,《丛书》作为伏牛山文化圈研究开山之作,其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笔者相信,以《丛书》出版为契机,伏牛山文化圈研究必将进一步走向深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深化学术研究和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作者潘民中系市政协副主席,路学军系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