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祯先生与耀瓷恢复、试制
作者:禚振西 时间:2015-09-04 点击数:
李国祯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陶瓷科学家,也是中国陶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记得他曾说过:“我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从事了陶瓷科学工作”,他以中国陶瓷科学的探索、研究、复仿制和创新发展为己任,勤恳谦和、全心忘我,为之奋斗了一生。其成果成为当今研究中国陶瓷科学的基础之一。同时,他一直关注着中国古代的名窑。其中,耀州窑也是他倍加关注,并全力倾注心血的一个著名窑口。
在筹备召开李国祯先生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的日子里,回想起四十年前和他的相识,及他在铜川市陈炉陶瓷厂指导耀州窑青瓷恢复、试制的日子,回想起宋代青釉耀瓷复仿制成功后,他仍继续进行科学测试和不断深入研究的情况。仿佛耳边听到他亲切的问话:“老同学!有没有新发现呀?”又看到了他憨厚慈祥的笑脸就在眼前展现,各种思绪感慨万千。特在此谈谈李先生对耀瓷恢复与试制做出的贡献。
我和李国祯先生的相识缘于耀州窑。1973年位于陕西耀州窑黄堡窑址的铜川灯泡厂进行厂房基建,破土后出土了大量的瓷片。省上组织了考古队,由我担任领队来灯泡厂考古发掘,找到了三座古代窑炉,发掘出2万多件(片)耀瓷标本,其中以宋代青瓷最多,也最精彩。发掘结束,向铜川市领导进行了汇报展览。时任铜川市革委会主任的张铁民是由西北局调来的领导,看到这些出土的精美耀瓷,他十分惊讶,决定进行复仿制工作,复仿制工作安排在铜川陈炉和富平庄里的两处陶瓷厂,以陈炉为主。同时要求耀州窑考古队和铜川市文化馆(耀州窑博物馆前身)积极配合,提供耀瓷标本和宋耀瓷的造型及纹样图案。
陈炉实验组开始由郭述勤老师傅负责,郭师父精于拉坯成型,但对已失传数百年的耀州青瓷何以呈现出青绿色的釉子完全不知。一方面到窑址上寻找可作釉的原料,见到不同质地的石头和泥土都采集回来。一方面又在西安采购了很多矿物化工原料。用石杵捶碎后相互搭配。他们想尽办法,配出了各种药方。烧出的样片,色调或艳绿、或亮蓝、或灰、或黄。与宋代耀州窑青瓷相差很远。
铜川市领导决定加强科技力量,将文革中下到基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乔留邦等调入陈炉陶瓷厂技术科,全力抓青瓷耀瓷的试制。又到省上请来了由轻工部下放到陕西的李国祯先生进行技术指导。我也因此得以和李先生相识并相知。那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工”。1973年铜川灯泡厂考古发掘结束后,我即刻被调去发掘位于陕西蒲城县的唐金仙公主墓,随后又去发掘距铜川市区70里的玉华宫窑址。临行前曾将灯泡厂发掘的瓷器标本和文字、绘图资料全部交给铜川市文化馆的卢建国同志,请他转交给耀州青瓷试制组。所以李先生来陈炉时,我不在现场。当他得知为试制组提供的耀州窑考古资料,是由我领队发掘出来的。立即提出来一定要见我,以便能够全面了解耀州窑址各时代的地层堆积、窑炉结构、烧制瓷器的特征等,为宋代青釉耀瓷的复制,掌握科学的考古资料。他让省轻工所办公室的小邱找到了我,约定好时间,由省轻工所的陈乃鸿和李青海接我去他“家”相见,他的“家”是由轻工部下放后,在省轻工所小二楼的拐角处安排的一间房子,房内十分简陋,相约在此交谈,比较随意,也为的是能够谈的时间长一些,搞清楚一些现场发掘中的相互关系问题。对他的这种认真了解客观实际情况的科学态度,我十分感动,也尽力将自己所知认真加以介绍。当他知悉我是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时,高兴的说:“我是抗战时期西北联大毕业的,学校当时在城固,以后才改成了西北大学,咱俩上的是一个大学,咱们是老同学嘛”。我连说:“不敢,李工是前辈”。他则坚持“是老同学”。从此每次相见他都以“老同学”相称。一位全国知名的大专家,在年轻的后学面前,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平易近人,他的人格魅力令自己终生难忘。
在徘徊和迷茫中找不到出路的青釉耀瓷试制工作,由于李国祯先生的到来,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作为中国陶瓷科学的前辈,李工此前曾成功指导过龙泉青瓷的复仿制工作。他不仅对我国古代青瓷釉的呈色机理和烧成温度有科学认识和掌握,而且对青瓷的仿烧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看了试制组的工作后,当即指出,“不要再用从西安采购的矿物原料来配釉了。青瓷必须以铁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耀州青瓷用的肯定是当地含铁的原料,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学会用还原焰来烧造”。从而为耀州青瓷的复仿制成功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为了说服大家,使陈炉陶瓷厂和试制组确信铁在还原气氛中能呈现青绿色的着色能力。他还在西安灞桥瓷厂专门用还原焰烧制出了一些样品让大家看,并从该厂请来了师傅帮助工作。在整个试制工作明确和端正了技术方向后。李工又和大家一起,狠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他亲自联系了宜兴瓷厂,让厂里派出水平高的师傅在那里学习和基本掌握了还原焰的烧成操作。二是在厂里建造了一座3立方米的小倒焰窑,为青釉耀瓷试制提供了最基本的产品装烧条件,并和工人师傅在一起装窑和烧窑,一起研究匣钵柱的装窑密度,一起探讨用煤的质量。在整个烧成曲线过程中,确定不同的加煤时间和加煤的数量。三是和胎釉配料组的师傅一起探讨研究了数种胎泥和釉料的选取、加工和配制工艺。试制的胎料,抛弃了外地原料的掺和,寻找出和古瓷断片最为相似的当地坩土;试制的釉料,抛弃了在白釉在加铁的配制,选用了历史上沿用的富平釉石为主,适当加入了黑药的成分,烧出的青釉在色泽和质感上均能达到与宋代青釉耀瓷相似的效果。
整个恢复和试制工作,经过陈陶人连续三年的不断努力,到1977年取得了成果。1977年11月底,耀州窑青瓷鉴定会在铜川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陈炉陶瓷厂对耀州青瓷的恢复和试制工作,获得了成功。从此,使失传了800余年的宋代耀州窑青瓷重放异彩,这是陈炉陶瓷厂在李国祯先生指导下,对我国陶瓷事业的一大贡献。在这群策群力的伟大贡献中,李国祯先生的“烧制耀州窑青瓷,要以铁为着色剂,在倒焰窑中用还原焰烧成”的理论指导,为耀州青瓷的恢复的试制成功,起到了最为关键的指明方向的作用,李国祯先生堪称耀州青瓷恢复成功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