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冷成金教授二三事

作者:乔建功 时间:2021-03-21 点击数:

三月十日(星期三)早上八时,打开平顶山学院王维玉副教授发来的微信,忽见“冷老师去世了!”数字,不禁愕然,定睛再看,历历在目,丝毫不差,且是凌晨零点四十五分发的消息。不用说,我知道这里指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冷成金教授。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急忙拨通维玉老师电话,但显示忙音占线。片刻电话铃响,传来维玉老师沉痛的声音说:“刚才我向学院领导汇报冷老师去世的消息,看如何安排?并说,老师患肠癌,手术后好转又扩散,昨晚在协和医院去世!……”我们不禁都陷入无尽的悲哀!我当即发微信“冷教授的高风亮节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冷教授一路走好!”以寄托哀思。呜呼!冷教授英年早逝,是谓天妒英才,好人不寿!痛哉!惜哉!近日来,总感若有所失,恍恍然冷教授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眼前。

冷教授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但我与其交往并不早。2016年6月,我有幸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全国第二十届苏轼学术研讨会”,随身携带数册前不久出版的拙著《三苏葬郏考略》,以便馈赠师友。作为东道主的冷教授上上下下,十分忙碌。会议第三天早餐时,见冷教授在饭厅门口与人交谈,于是我冒昧走上前去,自我介绍后递上两本书说:“这是我近日所作,请您指教!”冷教授忙接过拙著,握住我的手十分客气地连说:“很好!谢谢!我一定拜读!”我知道他很忙,就互为道别离开,入席进餐。当然像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再平常不过,如过眼烟云恐怕转眼即忘。

2017年8月,在平顶山学院召开“纪念苏轼葬郏915周年暨全国第二十一届苏轼学术研讨会”,我提交了论文《读<苏过墓志铭> 辩苏轼葬郏之因》。历史上流传苏轼葬郏之因已有六种说法,但《苏过墓志铭》在谈到安葬其父苏轼时说:“叔党(苏过字)兄弟得古吉地于汝州郏城县之小峨眉山以襄事”。很明显,这里说苏轼之所以葬郏,是苏过兄弟们为其父寻找到好茔地。此说过去闻所未闻,长期使人困惑不解。拙作从轼、辙兄弟二人来往三封书信拟将自家田地辟为苏家流寓在外的族茔谈起,但这块田地靠西,看广庆寺为东南。是苏轼门生李廌利用苏轼灵柩待葬80天的时间,说服苏辙将其茔兆东移至小峨眉山箕形山坳。《墓志铭》所言恰与《金史·李廌传》载李廌“即走许、汝间,相地卜兆授其子”相呼应佐证。

想不到会议尾声时突现一短信:“您所提交《读<苏过墓志铭> 辩苏轼葬郏之因》一文如为首发,拟收入《中国苏轼研究》辑刊,问询是否同意?署名冷成金。”定睛再看,丝毫不差。天啊!这分明是冷教授发的约稿函呀!我知道,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苏轼研究》是三苏研究领域发行海内外的顶级学术期刊,其编委均为国内外苏学研究的巨擘宿儒,能够在上面发表文章的也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早年,我曾狠心花八十多元先后购买了该刊的第三辑和第四辑,作为案头必备佳作,不时翻阅,常读常新,受益良多。何时能在这样的大雅殿堂上发表一篇文章,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激动之余,回复曰:“求之不得,不胜感激!”说也凑巧,会议退场时冷教授恰巧走过我的身旁,我就不失时机地上前自我介绍,表示为能录用拙作感谢。冷教授把我拉到一旁鼓励说:“你的文章过去我也看过,很是不错,今天这篇文章发掘得更好,有理有据,很有新意,以后请多写这样的文章。”并叮嘱说,今后有事多找维玉老师联系。这时有人喊他,我们就挥手告别。事后,由人大的博士研究生马蓉老师和我联系,几经修改校对,最终以《苏轼葬郏之因探析》为题,刊于2017年12月正式出版的《中国苏轼研究》第八辑,并收到样书两册。

2018年9月,我和文友王文一先生有幸参加“2018年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并顺便带了一箱四套郏县苏轼研究会编辑的《东坡碑林 东坡艺苑拓片选集》。此次我们向大会提交两篇论文,分别是《<宋苏适墓志及其他>的价值和意义——探析三苏坟前世今生的锁钥》《读<东坡先生墓志铭>札记》。《锁钥》文中的所谓《宋苏适墓志及其他》是197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李绍连先生对苏辙次子苏适(字仲南)夫妇合葬墓发掘后所写的考古报告,曾发表于1973年《文物》第7期。笔者认为,该文是三苏园迄今唯一具有现代科学意义实地考古发掘的学术报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诸多的科研要素。《锁钥》一文正是通过文中的许多测绘数据和实物论述,抽丝剥茧,层层爬梳最终理出了三苏坟的葬法,找到了千百年来三苏坟沧桑变迁的脉络,并指出了产生变迁的历史原因,破解了长期以来三苏坟的诸多谜团。《札记》一文是根据类比北宋重臣韩琦墓志铭及黄庭坚致书苏辙请缨为《东坡先生墓志铭》书丹等史料,逐层推测《墓志铭》的规模体量和书丹、镌刻的人选,同时阐释了《墓志铭》的写作特点。

记得是会议的第二天中午饭后,在宾馆大厅忽见冷教授与几个人说话。他见我走过去,忙打招呼连说:“乔老师好!这边坐!”并说:“你很不简单呀!你的两篇论文我都看了,写得很有新意,发掘得很好,语言也不错,回去后第十辑先收入一篇吧!”我为他能迅速叫上我的名字,深感荣幸,也不禁叹服他超强的记忆力。我说:“要收,就收《锁钥》那篇吧!郏县研究会领导托我给您带一套三苏苑碑刻拓片集,让我给您取来!”我传身跑回房间去取东西,等我把沉甸甸的拓片集礼品盒双手承上,他连说:“谢谢!”并告诉我,学校有事,他可能要提前回去,第十辑将收入《锁钥》一文。叮嘱说,今后有事多和维玉老师联系。我看身旁的几个人急于和他说事,就知趣地挥手告退。

会议返程后月余,忽接人大一男姓张老师发来《札记》一文的校对稿,说准备收入第十辑,然而2018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和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苏轼研究》第三期都已刊用此文。我知道,编辑《中国苏轼研究》很讲究首发文章。为不陷其于不义,经权衡立即向冷教授及张老师回电言明,《札记》已被上述两刊采用,望酌!冷教授立即回电致歉说,是自己搞错了,然第十辑已是三校稿,《札记》只得撤稿,而《锁钥》一文拟收入第十一辑。之后,又几经校对修改,到2019年6月份收到载有《锁钥》的第十一辑样书两册。

之后,每逢重大节日我们相互致贺不断,现在想来,难怪今年春节发去贺电不见回音……。今天,冷教授走了,不禁唏嘘万端!像冷教授这样的学界的巨擘大咖,能看得见我这样的山野草民,闲云野鹤,真乃三生有幸。在同他交往中,真正感受了他那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胸襟广阔,诚信待人,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不遗余力奖掖后进的高风亮节,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欧阳修、苏东坡的身影。他是学养深蕴,人品高尚,名副其实,德艺双馨的大学问家,每每念及无不肃然起敬,潸然泪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试吟一首,送冷教授一路走好:

大师驾鹤西天去,刘山垂首汝水泣。

欧苏遗风今犹在,高风古道共相期。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