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范蠡

作者:王冰 时间:2012-06-27 点击数: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完成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大业后,激流勇退,涉足商界,戮力治产,世称“陶朱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范蠡留下了宝贵的商业思想和理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作为辅佐大臣,范蠡具有极强烈的审时度势意识与“和为贵”思想。当勾践伐吴之初,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极力劝谏勾践停止伐吴,勾践不听,果然大败,被迫栖于会稽。当随勾践到吴国后,吴王劝其弃越归吴,他却“不移其志”,与勾践一起入石室,一如既往地按君臣之礼侍奉越王,史称其“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 这些都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良好素质。

范蠡在帮助越王复国中立下了巨大功劳。他善于知人,又善于自知。当越王要让他辅治国政时,他对越王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胸怀大局,让贤于文种,以更好地建设国家,而在自己则在专长的方面效力于国家。在完成复国使命后,发现勾践“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便毅然辞别勾践,激流勇退。辗转来到陶(今山东定陶)后,认为定陶地处天下之中,位置优越,四通八达,是各个诸侯国的货物交易集散地,就定居那里,治产创业。由于理念先进,经营有方,很快“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总结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商业思想和理论。一是物质储备思想。他说过:“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己”无论是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要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物质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国家如果要进行战争,更要首先做好物质准备,否则就会影响到战争的进程。

二是对经济形势的科学预测。他通过观察,总结了五行、阴阳与收成丰歉的关系,并进行了科学预测:金岁丰年,水岁年成不好,木岁要有大饥,火岁要有大旱;而且一般是六年丰收,六年旱灾,十二年中必有一次大的饥荒

三是对商品价值规律的认识。他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的治乱会对商品的价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阴阳错缪,即为恶岁;人生失治,即为乱世。一乱一治,天道自然。八谷亦一贱一贵,极而反复。……八谷贵贱更相胜” 。为此,商人就要有高度敏感的商机意识,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有目的地储备各种物质,“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等 。

四是在经营方面,他认识到保持货物顺畅流通是商业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经营中要讲究质量,不经营容易变质的食物之类。他还认识到贵极则贱、贱极则贵的规律,不囤积居奇,“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以确保财币“行如流水”。保殖增殖。这些思想富有较强的辩证、灵活经营性。

五是他强调政府要对货物价格进行适当地调节与干预。政府要注意保护、调节农业和商业等各方面的利益,尽量使“农末俱利”。他说:“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很难能可贵的,“他把西周以来的传统经济概念,特别是在贸易和价格等方面很显著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经济思想的不少部分成为秦汉封建帝国以来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

在超前、创新的商业思想指导下,范蠡在商业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范蠡具有高尚的商业道德风尚和公德意识,不苛求于人,不与人斤斤计较,“富而好德”。史称其“尽散其才,以分与知友乡党”,“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范蠡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先进的商业理论和高尚的道德受到人们的尊敬,世人尊称其为“陶朱公”,被誉为一代“商圣”,是今天广大商界人士效法学习的楷模。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