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约150-219年),名张机(一作玑),字仲景,东汉末期南阳郡湼阳(今南阳市南)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称“医圣”。
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专权,社会动荡不安,导致疾疫流行蔓延,南阳一带特别严重。张仲景宗族中二百多人,自建安以来就死去了三分之二,而且绝大部分是由于伤寒病而死去,正如他自己所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当时疾疫不断流行蔓延,危及人民生命,而一些医生却不钻研医经医理,诊疗马虎,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不能辩证施治,以致大批人民死亡,非常令人痛心。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抱着对人民极大的同情心,开始了医学的学习与研究。
他曾师从同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传,青出于蓝,工于治疗,尤精经方,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在治学和行医的实践中,张仲景“用思精而韵不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一方面认真钻研《素问》、《九卷》(《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经典医书的医理,一方面广泛搜集古今治病效方、民间验方和针剌、灸烙、温熨、膏摩等多种治法,并对以往和当时的各种资料,进行精密的借鉴吸收。在继承学习基础上,结合自己行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的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名著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整理编次,得以保留下来。宋代的林亿又作了详细的校勘,把“伤寒”和“杂病”分为两部分,“伤寒”即今之《伤寒论》、“杂病”即今之《金匮要略》。
《伤寒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经典巨著,是辩证施治的典。《伤寒论》首先体现了高度的唯物主义思想。张仲景认为人的精神与肉体是一起的,肉体一旦死亡,精神随之消失,对人们不节制生活,有病请巫师、求天保佑的迷信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归纳出人们得病的各种因素,如经络受邪,侵入肺腑;四肢、九窍,血脉不通等。并提出了“治未病”的著名理论,即保持身体强壮,增强抵抗力,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劳逸适度,讲究卫生,加强锻炼保养正气。
在医理方面,张仲景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症状,概括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并指出这六经病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并互相转化的。他还把在临床中观察到的各种病症,概括为八种,即后人所谓的“八纲”:阴、阳、表、理、寒、热、虚、实。利用“八纲”,可以辨别疾病属性,辩证施治。“六经”、“八纲”理论至今仍为我国医学界临床治疗所运用。不但在医理上完备独创,在用药上,《伤寒论》配伍谨严而灵活。清人吴谦等评《伤寒论》说:“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当代著名医学家何任曾指出:“‘屡用达药’,于仲景方中最能体验。”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是张仲景把《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被后人誉为“群方之祖”。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曾说过:“《金匮》为一切杂病之祖方,其诸大证,已无不备,能通其理,天下无难治之病矣。”《金匮要略》最核心的思想,一是治未病思想,二辨证论治法则。它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把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根据,并运用了脏腑辩证的方法。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还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辨伤害》十卷,《疗伤寒身验方》一卷,《评病要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等,都没有保存下来。
张仲景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为人正直。史载桓帝有病十七日不愈,张仲景一剂而治愈。桓帝劝他留在宫中,他以“君医可治,国医难医”为由,婉言拒绝,遂后隐去。表现了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
总之,张仲景通过不懈努力,“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在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医德高尚,德艺双馨。因此在东汉时就受到了人们的赞誉,时人称之为神医,“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