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简介

作者: 时间:2011-03-11 点击数: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八百余里伏牛山,是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之一,80万年前的“郧县人”、50万年前的“南召人”、20-15万年前的“大荔人”、10万年前的“卢氏人”、8-10万年的“许昌人”表征了此处是华夏先民的诞生地。伏牛山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山。它左依黄河,右挽长江,南北文化交汇,地域特色鲜明,既有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的影响,又有巴蜀文化甚或西域文化的基因,经过数千年的融合、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牛山文化圈。这里是伏羲、炎帝、黄帝、螺祖、仓颉、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中华民族的始祖的主要活动地带,处处都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辉煌。黄帝文化、尧文化、夏文化、龙文化、应文化、墨子文化、观音文化、姓氏文化、瓷文化、酒文化、曲艺文化、魔术文化等在这里都可以寻根溯源。

我校的伏牛山文化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新世纪尤其是学校“升本”以来得到长足地发展。2006年,张清廉教授在不同场合首先提出“伏牛山文化”的命题,发表了《伏牛山文化圈刍议》一文明确提出“伏牛山文化圈”的概念,学校批准成立了“文化学”和“生态学”重点学科,以袁桂娥、秦方奇、何梅琴、叶爱欣、陈建裕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就开始对伏牛山地区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出版了《徐玉诺诗文辑存》、《廼贤集校注》等研究成果;以于长立、张久铭、梁亚红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对伏牛山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出版了《伏牛山温泉旅游文化建设研究》《伏牛山文化圈生态文化建设探讨》《伏牛山区域(地区)研究综述》等拉开了我校伏牛山文化圈研究的序幕。

2009年上半年,学校决定整合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力量,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文献整理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跨学科集团攻关的方式对伏牛山文化圈的历史变迁、语言文学、文化生态、民间艺术等展开全面的研究。挂牌成立“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先后主持召开了“伏牛山文化圈全国学术研讨会”、“《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从学术上进一步厘清了“伏牛山文化圈”概念,得到全国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同。又设立“伏牛山文化圈历史文化研究室”、“伏牛山文化圈语言文学研究室”、“伏牛山文化圈生态文化研究室”、“伏牛山文化圈民间艺术研究室”和“三苏研究所”等,拓展了原有的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汇聚了一支学有所长、年富力强、勤奋敬业的学术团队。

目前,研究中心拥有专职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 11人,副教授 2人,讲师3人;校内兼职人员6人,其中教授 1人,副教授5人;校外兼职研究人员5人。兼职人员中,有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等。形成一支学术力量比较雄厚、研究方向明确、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术梯队。

科研成果丰富。近年来,我校伏牛山文化圈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林业部《低山丘陵区林草复合模式优化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规项7项,地厅级项目49 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 174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32 篇;获得省、厅级奖励 23 项。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转摘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为建设全国一流的研究基地,我校通过整合伏牛山文化圈研究的学术资源,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内设研究室、所建设,并拟订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我校将把伏牛山文化圈历史文化研究与伏牛山文化圈语言文学、伏牛山文化圈民间艺术研究做成在省内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社科基地。我校将进一步扩大与国内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和科研环境,吸引更多国内知名学者来中心交流学术信息,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联合竞标、联合攻关,开展与省内外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硕士生工作,力争在35年内增列23个相关学科硕士点,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培养出若干名省级、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在学术队伍、研究成果及人才培养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