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文化圈民间艺术研究
一、研究方向的特色
伏牛山地区处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利于进民间艺术的产生、繁荣和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主要源流之一。例如,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骨笛距今有九千年左右。汉以来在洛阳、南阳地区兴起的歌舞、百戏、幻术代表了当时的民间艺术最高水平。明代以来伏牛山地区庙会兴盛,成为戏曲、歌舞、杂技、魔术、玉雕、木雕、年画、泥人、剪纸等民间艺术的集聚之地。此外,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是中原文化的主要载体。例如,“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的河南曲剧形成于本地区,位列全国十大剧种,宝丰县被授予“曲艺之乡”和“魔术之乡”称号,北宋时代列于五大官瓷之首的汝瓷等,这是我们进行区域文化研究的不竭源泉。
伏牛山地区处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过渡地带,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具有朴实、大气、鲜活的艺术特征。目前,如何探寻我国民间艺术的原发性和基础性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而学界对于区域民间艺术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作为中原文化基本组成部分的伏牛山地区民间艺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本地区民间艺术的谱系分类,构建各类民间艺术的理论体系。
二、学术地位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具有学科方向齐全、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学术积累丰富的特点,目前共有高校教师、本土学者、艺术研究机构研究员在内的成员共33名,涉及音乐、美术、魔术、杂技、陶瓷、民俗等学科方向,出版专著及教材7部,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78篇。本方向负责人马志飞博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方向,受教于我国著名音乐家王耀华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目前承担和参与校级、市级、省级项目5项,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17篇,关于河南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总之,本方向的科研队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专业特长、图书资料、文化资源、学缘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联合攻关的研究方式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三、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1、通过对本地区民间艺术的广泛研究,有利于揭示河南传统艺术的基本面貌,提高人们对民间艺术的根源特征的正确认知;
2、通过对本地区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推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为“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化”等决策的实施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3、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相关课程中加大本地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他们对本土民间艺术的热爱,进而学习和传播本土民间艺术,为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4、为各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改变提供创作源泉和灵感,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提供科研和智力支持,促进各地民间艺术的广泛交流,推进中外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