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规模空前的“《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昨天已经胜利闭幕了,回想会前的筹备工作,那份紧张的情绪至今依然没有褪尽。
“《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要在李绿园的故乡平顶山召开,平顶山学院是主办单位之一,八月十六日开筹备会时,作为筹备会宣传组的组长,我接到平顶山学院副院长张清廉教授的指示:撰写几条(幅)大会用的标语或对联。
为了能在有限的文字里最大限度地展现《歧路灯》的魅力及其作者李绿园的人生阅历和伟大成就,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于字斟句酌之后,终于在八月十九日草成了五幅对联,它们分别是:
一、歧路灯子夜 红楼梦春秋
二、用心读书穷经皓首二十年舟车海内著成练达文章
亲近正人谨慎交友八十载阅历人生铸就谦直品性
三、仁怀淑世妙手著书李绿园留芳百代
用心读书亲近正人歧路灯光耀四海
四、圆转如环滴水不漏古来第一长篇包罗世间万象
笔墨细腻话语家常菽粟布帛之言极摩人生百态
五、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对联创作完成交付印刷的那一刻,心中的忐忑之情便逐渐蔓延开来,因为我总担心以自己对《歧路灯》的粗浅理解所作的对联,在《歧路灯》研究的大家、名家眼里会不会显得太外行。最终,这份忐忑之情在八月二十六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后,八月二十六日下午,栾星先生将“歧路灯子夜;红楼梦春秋”一联题赠平顶山市湛河区一事上冰消雪融了。栾星先生是当代《歧路灯》研究的开拓者,由他手书我所拟出的对联,无疑是对我所作工作的最大肯定。后来,又有许多专家学者将会场中的对联抄录,并对其给予较高的评价。
在创作这些对联时,出发点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展现李绿园与《歧路灯》,宣传他们的普世价值及永恒意义。譬如第一联“红楼梦子夜;歧路灯春秋”,主要是基于提高《歧路灯》文学史价值的考虑。在《歧路灯》的传播与研究历程中,许多学者都曾将其与《红楼梦》进行比较,最早的像蒋瑞藻《小说考证》所引《阙名笔记》中便说:“吾乡前辈李绿园先生所撰《歧路灯》120回,虽纯从《红楼梦》脱胎,然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尽管这段文字所说的“《歧路灯》120回”、“纯从《红楼梦》脱胎”的判断并不属实,但却是开《歧路灯》比较研究的先河之论了。论者以《红楼梦》判断《歧路灯》,自是宣传《歧路灯》的重要手段之一了。这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将两者进行比较,以期在《红楼梦》的“名著”光影中扩大《歧路灯》的社会及文学价值。在这些评价中,郭绍虞、朱自清二位先生的宣传尤为积极。郭绍虞先生在1928年为朴社(即后来的景山书社)版的《歧路灯》所作的评论文章中说道:“《歧路灯》亦正有足以胜过《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者在。”朱自清先生也在题目为《歧路灯》的文中说:“若让我估量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两位先生同时将《歧路灯》与《红楼梦》这部清代的公认名著相提并论,着实为《歧路灯》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之后,更多的学者也都将《歧路灯》和《红楼梦》、《儒林外史》这些名著相提并论,以期最大限度地展现《歧路灯》的文学史价值,使更多的人认识《歧路灯》,喜欢《歧路灯》。
另外,这个对联中“子夜”、“春秋”的选择也经过了一番细致的琢磨。《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品,《春秋》是春秋时期孔子所作的鲁国史书,后来又被借代泛指“历史”。将这两部著作列上,一方面是基于上面名著效应的考虑,另一方面还有语言学上的观照。说“歧路灯子夜”是将《歧路灯》视作是暗夜中的一盏明灯,一盏在人生转折时期确保不迷失方向的明灯。至于“红楼梦春秋”一句,主要是基于《红楼梦》在深度与广度上对当时社会的反映这样的考虑。同时,在这个联中,还使用了互文的手法,即《红楼梦》所有的价值,《歧路灯》也有;《歧路灯》所有的,《红楼梦》也一概不缺。总而言之,这个对子,主要是用《歧路灯》与《红楼梦》、《子夜》、《春秋》的比对,来突出《歧路灯》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价值,与经典并列,表明《歧路灯》之应有地位。再者,利用四部书名的字面义、多重象征义,《歧路灯》(明灯)→《子夜》(黑夜)→《红楼梦》(楼中作梦)→《春秋》(春秋代序,时间推移),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相较于第一联对《歧路灯》文学史意义的评价,第二联、第三联则主要是展现李绿园的多彩人生和等身的著述以及它们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李绿园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生于宝丰宋家寨(今河南平顶山湛河区宋寨村)。幼从祖父读书鱼齿山寺。至三十岁时,得中乾隆元年(1736年)恩科举人。后三次会试,终未博春官一第,于是即在北京谋取职业。改课三年,其间受人举荐漕运(清政府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部门)之职,遂舟车海内二十年,足迹遍及长江中下游及运河南北。至六十六岁出任印江县知县,一年后蒙总督超擢代理思南府知府。六十八岁时,辞仕归宋家寨。1777年又至原籍新安马行沟教书。七十三岁(1779年)由新安返宝丰宋家寨间居。七十八岁时,由次子李蘧迎养京邸。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二十八日巳时,卒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米市胡同,享寿八十四岁。
李绿园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一生,也是绚丽多彩的一生,在他八十四年人生的光辉历程中,他先后创作完成了《歧路灯》、《家训谆言》、《诗钞》、《东郭传奇》(剧本)、《破山斧》(剧本)、《拾捃录》、《说黔》及课幼唱本《四谈集》(即:《谈大学》、《淡中庸》、《谈诗法》、《谈文法》)等,实可谓著述等身。李绿园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其自身的睿智与博洽之外,良师与挚友也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李绿园一生遍访名师,广交诤友,宝丰理学大家李宏志、襄城翰林刘青芝、新安朴学名家吕公溥、吕燕昭、汝州孝廉方正屈启贤等等,都曾与李绿园有过密切的往来,且对其思想及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绿园的这些师友,或是影响朝野的名流,或是归隐山林的贤者,无论学术修养还是道德文章,无不令人钦佩。
另外,二、三两联的完成还与小说《歧路灯》中的一条重要教育理念关系密切。小说《歧路灯》中有一句八字箴言——“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句谭孝移训诫儿子谭绍闻的临终之言,后又被书中人物谭绍衣说成是满天下读书人的“八字小学”。这八个字其实就是作者的创作和教育的核心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念还具有一定的永恒价值,几乎在各个时代的教育中都有它的现实意义。
总之, “用心读书,穷经皓首,二十年舟车海内著成练达文章;亲近正人,谨慎交友,八十载阅历人生铸就谦直品性”,“仁怀淑世,妙手著书,李绿园留芳百代;用心读书,亲近正人,歧路灯光耀四海”这两个对子,正是基于以上诸多方面的考虑写成的,也算是对李绿园一生创作与生活的总结吧。
感受了李绿园多彩的一生之后,我认为要讨论一下《歧路灯》的文学艺术价值。《歧路灯》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朱自清先生说它在结构上有超越同时代众多作品的所在,说它:“滴水不漏,圆转如环,无臃肿和断续的毛病”,“在结构上它是中国旧来唯一的真正长篇小说。”这样的评价,最有震撼力。于是,我便决定以此为切入点,综合《歧路灯》广泛的社会视野,将《歧路灯》的文艺特征悉数囊括。于是便有了上联“圆转如环,滴水不漏,古来第一长篇包罗世间万象”,至于句中改换了语词顺序,则主要是出于语言习惯的考虑,并没有其它更多的深意。
说完了《歧路灯》的结构,接下来就要说第二个引人瞩目的地方——《歧路灯》的语言,包括叙述话语和人物语言。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歧路灯》是用方言的文学”,说“我们读到这些地方,真觉得一种河南空气”。《歧路灯》语言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仅在于它对河南方言的全面展现,更重要的在于它通过对河南方言的使用,将所述人物刻画得更加惟妙惟肖、鲜明生动。李绿园的学生说《歧路灯》“文章之妙,笔墨之佳”;他的友人吕燕昭说他“以左丘司马之笔,写布帛菽粟之文章”;他的后人也在民国时期新安县志上说它“全部纯是布帛菽粟,家常琐语,而间杂以经史掌故话头,俾雅俗共赏。于民彝物伦朋友父子兄弟,以及闺阁妇孺,无不曲体入微”。这些都表达了他们对《歧路灯》语言技巧及形象塑造方面的肯定态度。在这样的评价面前,便有了“笔墨细腻,话语家常,菽粟布帛之言极摩人生百态”这样的对句。
《歧路灯》的思想、艺术成就,极具民族文化精神,但是此书目前尚属潜隐状态,故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清理、保护,另一方面在当前东西方文化交流语境下,更有必要进一步展示其民族文化精神的魅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这样的对子。尽管没有什么高妙的艺术魅力,但却真实的再现了我当时也是现在同样也是将来的心情。因为它寄予了我对《歧路灯》的期盼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结。
总之,几副对联绝难全面完整地概括《歧路灯》的社会历史及文学文献价值,更无法完全表达我们对李绿园深深的敬仰。因为李绿园的《歧路灯》是一部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场民俗文化的博览会,他们的文化容量远远超越我们曾经的估计。我们今天召开《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化对《歧路灯》的研究,从而扩大宣传《歧路灯》,使《歧路灯》中蕴含的厚重文化得以完整地呈现,以慰先生拳拳之心,以启后学鸿鹄之志。
对联的写作,得到了平顶山学院副院长张清廉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愿《歧路灯》永放光芒!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