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园景区位于郏县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小峨眉山下,这里安葬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及其父苏洵的衣冠。1963年,三苏园被省政府定为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被省旅游局定为省级旅游景区(点),2006年6月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3月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三苏园由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像、苏仲南夫妇墓及梁氏墓、三苏陵园和东坡湖七部分组成。近日,蒙蒙细雨中,记者带着对三苏的景仰之情,前往三苏园感受苏坟夜雨之境界。
(苏轼布衣塑像)
东坡湖
下洛界公路向北行数公里,经过新修的三苏园牌坊,一条翠柏甬道通向广庆寺,甬道东侧便是东坡湖。湖面呈“3”字形,根据地势高低分上下塘,以瀑布隔开,似断似连。湖边堤岸上常绿苗木与石狮等动物石雕互现,颇具情趣。据了解,为了表达对东坡先生的纪念,东坡湖的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东坡湖湖面看起来像个硕大的耳朵,寓意东坡先生的聪慧;湖面和近滩占地66亩,正好是东坡先生的阳寿66岁;湖内小岛总面积约1102平方米,湖中小岛到堤岸的距离为6.25米,这与东坡先生葬郏的时间(1102年6月25日)暗合。
广庆寺
甬道尽头便是广庆寺。踏进寺门,苍劲的古柏、青翠的竹林让人眼前一亮。
竹子喜阴,一般生长在南方,而在苏坟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竹子为什么长势这么好?同行的导游小姐说,这就是所谓的人杰地灵吧,苏东坡生前酷爱竹子,每到一处,必先种竹,这里是苏坟,竹子也长得好。为了纪念东坡先生,这些竹子便叫“东坡竹”。
拂竹穿林便到天王殿,天王殿是清代建筑。殿后是钟鼓楼,始建于元代,1997年在原址上重修。再往里走是大佛殿,也叫大雄宝殿,是广庆寺的正殿。历代虽经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殿内四根通体青石砌成的石柱是明朝之物,一直保留至今。
广庆寺由宋仁宗敕修,宋高宗赐名,所以,历来被佛门弟子和崇拜三苏者所推崇。
东坡碑林
东坡碑林是为纪念东坡先生去世900周年,于1997年下半年着手筹建的,经约稿、成书、雕刻、建廊、镶嵌等,于2000年底一期工程竣工。碑林内汇集了启功、沈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我国当代近200位著名书法家书录的东坡先生诗文136篇。
书法作品最忌雷同和重复,东坡碑林的策划者却别出心裁,大胆邀请100位著名书法家分别书写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100字,百位名家书写100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东去的宏伟场面,整个碑林显得大气磅礴。大江东去碑园这一特殊创意,为我国诸多碑林仅有,受到书法界和参观者的高度赞扬。
苏轼中年布衣像
从广庆寺出来,抬眼东望,便是一尊苏轼中年布衣像,苏轼中年布衣像是1986年为迎接全国第四次苏轼学术研讨会在郏县召开而建的,苏轼塑像手持书卷,表现出敢于进谏、为国为民的豪迈气概,面向西南则象征他遥望、思念家乡。在苏轼雕像前坡上建有25级青石台阶,阶下的甬道上有一奇特自然景观,游客往往拍手叫绝——站在甬道离台阶十几米的地方拍手或跺脚,台阶上就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铜音“蛙”鸣声(回音),故称“金娃迎宾道”。
踏泥泞向北行走,路过苏仲南(苏辙次子)夫妇墓及梁氏墓,便可看到翠柏掩映的三苏陵园。三苏坟门前石马、石狮森严威风,古柏高耸入云。古朴典雅的门两边有一副楹联: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后人对三苏的评价之高由此可见。
三苏陵园
走进陵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石牌坊,坊楣上书“青山玉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边石柱上一副对联虽经历史风蚀剥落,依然清晰有力:“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苏轼狱中写给其弟苏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今日读来,大文豪的铮铮铁骨犹然可闻。
往前几步就到了飨堂,飨堂是拜谒苏坟放置供品的地方。飨堂里四壁镶刻着历代文人拜谒苏轼时写下的祭文。穿过飨堂,三苏坟冢即现眼前。站在坟冢与飨堂间青砖砌成的祭坛上,苍松翠柏掩映下,三座坟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东北第一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三座墓前各有一祭桌,祭桌上有两烛台、一香炉,别无他物,烛台、香炉历经几百年风雨,已是斑痕点点。
三苏坟院内遍植柏树,郁郁葱葱,参天蔽日,树干却均向西南方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而郏县八大景之一的“苏坟夜雨”也产生在此院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柏树林中发出一种酷似下雨的声音。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之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但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天晴月明,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后人屡试不爽,称之为“苏坟夜雨”。
相关链接
在苏轼的出生地眉山南面100多公里就是四川峨眉山,雄伟而秀丽的风景让才情四溢的苏轼终生难忘。苏轼登上仕途后,在回川和任陕西凤翔(今宝鸡)签判时来往都要绕道洛阳龙门,沿山脚、傍河谷,经临汝(今汝州)、郏县,再折转至汴京(今开封)。汝州郏城(今郏县)的两座小山正处这条古道之上。小山“美似家乡峨眉山”,遂名为小峨眉山。
《郏县志》记载:苏东坡“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苏东坡颠沛流离,长期任地方官,但他一直希望死后归葬乡里。可眉山远在数千里之外,那里父母双亡,别无亲人。自己屡遭厄运,生计困顿,于是他决定找一类似家乡峨眉山的地方做墓地,以遂“水流归海,叶落归根”的夙愿。小峨眉山离京师较近,其兄弟子孙亦多在附近居住或做官,也便于他们将来归葬和祭奠。苏东坡病卒前给苏辙写信道:“即死,葬我嵩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