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志》(1989~2005)评审稿1051页第6行,记述在鲁山牺牲的客籍烈士一目“胡传连,男,河南省双城县人,1910年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在鲁山西山因车祸牺牲,时任陈谢兵团九纵供给部财经处长。”
“河南双城县”在哪里?当我看到鲁山县第二轮志书评审稿时又引起了我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在网上搜,没有“河南双城县”,又见一纪姓朋友发贴称自己“祖上是河南省双城县人,就是不知何地,望有朋友告知。”早在2009年第6期《石龙大事月记》上我撰文《双城的由来》,现又作补充修改,再供读者进一步了解,也希望能为寻找烈士后人提供一点线索。
宝丰县在民间被称为“双城”或“双城县”,尤其是民国时期,外出的宝丰人大多自称为“双城人”或“双城县人”。因鲁、宝、郏民国出蹚将,主要是宝丰西部地区,即大营镇,称宝丰人出外怕受人欺辱,危及生命。究其名称由来,能说清者不多。探究其因,大致不外乎以下两方面,一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大营镇曾有郡、县两个治所。二是王寨和吴寨毗邻而建。宝丰人以双城人自居,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其自豪感。
早在北魏时,这里就是郡治和县治的所在地,设立了汝南郡、符垒县,该镇历史上位居汝州、鲁山、宝丰交界地带,是出入娘娘山、青草岭及豫西伏牛山区扼宛洛古道(近道、险道、奇道)的一个军事要塞,历代都在这里驻扎重兵。北齐曾于此屯驻重兵以防周寇,宋在此设巡检司,元灭金时于此反复争战,明时为洛阳中护卫右所,清设营卫所。
民国23年(1934),河南政府决定将各插花地就近划归各县管辖,并派民政厅阎振东、郑保年专司其事,阎、郑在宝丰西大营设办公处,各县成立划界委员会,主办归属与划界事宜,以就近安排,便于管理为原则,以山川河流自然界为依据划分归属。自此,结束了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来长达540年的插花地遗留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长期驻扎省保安大队。解放初期,河南省警卫三连还驻在高庄村(时属宝丰二区大营镇),镇上还驻有剿匪大队,后赴朝作战,保家卫国。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这里还驻过一个坦克团。
据《魏书》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置汝南县。汝南郡,永安元年(529)置,治符垒县。领县二,汝南县、符垒县。当时汝南郡属广州(初治所在鲁阳,今鲁山辖,后又徙襄城)辖。郡治在符垒县〔治所在我县大营镇。为前秦苻登太初年间置(386~393),故疑应为“苻垒”〕(《宝丰文史资料》第二辑93页)。
“北魏太和中(约486)置符垒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北);北魏永安元年(528)置汝南郡,治所在符垒城,领汝南、符垒二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汝南郡和汝南、符垒二县,地入龙山县”(1996年版《宝丰县志》第11~12页)。由此可知,大营镇在古代作为县治所在至少有70年,作为郡治也有28年。
宝丰县名的由来原于大营镇(青岭镇)。青岭镇(大营镇)一带(指现石龙河两岸谷地)煤、铁、玛瑙、瓷器等宝货兴发,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蒙朝廷赐名“兴宝镇”,正隶该镇的“龙兴县”敕名“宝丰县”。千百年来大营镇在历史上一直是宝丰县的经济、文化重心,可以说是宝丰的第二县城。明清以来,名人辈出。大营镇是宝丰县第一人口大镇、第一资源大镇、第一产煤大镇、第一税收大镇、第一经贸强镇和河南省首批命名的八大“中州名镇”之一。大营因历史上为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素有“二宝丰”之称。就是到当代,宝丰人(尤其是大营镇人)还多以双城为荣耀,多有“双城”的影子。如“双城食府”、“双城歌舞厅”、“双城旅社”、“双城水泥厂”,甚至有《双城流柱故事集》(编著李流柱,中国文联出版社)、《双城人物》等在宝丰让人耳熟能详。
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很长一个时期大营镇的城池规模比宝丰县城还大。大营镇旧城墙比宝丰县城旧城墙略窄,四周有壕沟储水,镇上人们习惯上称为护城河,也有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之分。在大营有汝南郡治和符垒县治同在,可能是“双城”称谓的最早起因。后在明清两代大营镇出了两位重要人物即王兵部和吴翰林,有两个规模较大的比邻的寨子,也是人们称“双城”的原因。
王寨位于现在的大营镇心连心购物广场(原大营影剧院)后面,占地约11760平方 米,始建于明末。吴寨,在王寨的东面,占地约9140平方米,建于清朝。王、吴二寨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事情。宝丰,特别是大营镇的居民也常把自己的家乡称为“双城县”。大营六村人沈海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写过一幅对联“门对杜宅兵部府,户临翰林帝王师”。
王寨的主人叫王之晋,是明代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进士。他祖籍浙江,祖上自洪武初以军籍迁居大营。到王之晋时,他们家已成为大营的名门,家世显赫。明朝崇祯时为兵科给事中。他的府邸当地人称为“兵部府”。据说他的府邸原来是姓杜的宅子,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王 之晋十三四岁时,正读私塾,经常到杜员外家唤杜员外的儿子一同上学。一天,王之晋偶然和杜员外的儿子到杜家楼上玩。时值盛夏,只见杜员外坐在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手中摇着蒲扇,逍遥自在地纳凉。尽管王之晋天天来杜宅,但上楼还是第一次,站在楼上放眼四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连寨内各家小户的后院(厕所)都看得一清二楚。王之晋顺口问:“杜大伯,您把楼盖这么高,对邻居可有妨碍啊!”少年王之晋的一句话,让杜员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说:“孩子!好好上学读书吧。你将来当官了升一级我就把楼扒一层。”想必杜员外也是随口一说,但王之晋却记住了这句话。从此,他再也不往杜家去了,而是发奋读书。
王之晋考取进士时,喜报传到家中,杜员外吓得目瞪口呆,拿出房契托人送到王家,自己带着全家老小,连夜走了。从此,杜宅便归王之晋所有。
大营村东4公里有个村庄叫段寨,然而这里没有一人姓段。据说,段寨的来历与王之晋有关。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未收,那时候,段寨还不是村庄,只住着段先生一家。段先生曾是王之晋的老师,因为没啥吃的,在妻子的劝说下去京城找王之晋帮忙。王之晋见恩师来了很高兴,挽留段先生住下来。段先生住了些日子,因惦记家中老小执意要回去,王之晋便送了一些盘缠。
段先生快到家时,见路上有好多人运砖、抬石头,感到很惊奇,上前打听才知道王之晋让附近百姓给他修寨子。段先生看到干活的人怨声载道,顿感羞愧,连夜携带家眷去往他乡。但这寨子还是修起来了,因为是给段先生修的,从此以后就叫段寨。
如今,王之晋的宅院仅剩下一座二层高楼。墙体用大块的青砖垒砌,虽经历数百年,墙面依然平整,砖块完好无损。
吴寨的主人吴垣,字翰宸,号云嶷,宝丰大营镇人,顺治六年(1649)出生,康熙八年(1669)中秀才,康熙二十四年(1685)中进士,授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研讨文学。康熙四十年(1701),修纂三朝国史,校录渊鉴及御纂诸书,成为当时朝野知名的学者。康熙四十七年(1708),升任右春坊右赞善,因学富德崇,为太子傅,就是胤礽的老师。吴寨,当地人称翰林府。
康熙五十四年,一日大营镇突然热闹起来。一队人马缓缓从远处直奔村中,开道的锣声传进村子。乡亲们奔走相告,纷纷涌上街头看热闹。原来这是太子傅吴垣告老还乡了。康熙帝赐给他半幅銮驾,并派卫队护送,一直到大营。护送的人回朝时,留下半幅銮驾和一个龙墩。康熙帝还临写了
米芾的书法一幅赐予吴垣,内容为“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是唐代诗人
徐铉《柳枝词十首》的第六首。吴垣在老家建了一个楼阁,将御书的内容刻在石头上,镶嵌在楼上北墙的正中间,并把这个楼命名为“御书阁”,人们都称为“御书楼”。龙墩在1926年6月,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剿灭吴佩孚围攻大营时,被迫击炮弹击毁。半幅銮驾解放后存于宝丰县文化馆。
吴垣的父亲与庞应荐是朋友,可惜庞家人丁不旺,其孙子庞鸣风与吴垣世交情谊,并以家产相许。庞死后由吴家厚葬于大营南四里,与吴家老坟地向望,后人称为庞家坟。吴垣以御书楼阁为中心,将庞家宅基与附近族人聚居之处连接起来,成了吴家寨,与王家寨毗邻。这样大营镇就有了王、吴两个大寨,形成了人们习惯上称的“双城”。
大营镇南临桓水,北东西三面有深壕,城墙高大,四面环水,历史上就是一个偌大的城池。“双城”、“双城县”在宝丰耳熟能详,究其因不外乎此两方面的文化遗存。如果要说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历史上宝丰县域内长时间存在规模较大的城池有两座,一是宝丰县城,二是大营镇。故宝丰又被民间称为“双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