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专家论坛:对生活的别一种敬畏与打量——《青海长云》评介

作者:李伟锋 时间:2013-09-17 点击数:

文字是有生命的,活色生香。欣赏精金碎玉般的文字时,你不由不感叹生活的美好,生而为人,活着,感到了活着的美好,这是幸福。这是生活!因美好,因生和活,……忽然就感到了生的短暂与活中的人生诸相,这是意象。蕴含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和事故,挟裹着人世间的真情至性,翻腾在生活中你、我、他的影像记忆库中,川流不息……

《青海长云》可谓共和国铁道兵战士人生历程中的一段影像记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对铁道兵意志的磨练,个人、集体、国家、民族命运在特定时期的一段历史剪影,熔铸着作者对生活、家庭、亲情、友情的感悟和考量,构成了本书的主旋律。

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无论从物质或精神层面上讲都是。曾有句话如是说“半个馒头是为了生存,而一朵鲜花则是生存的理由。”正因为人世间存在着大美,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才会去追求,更不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听指挥、特别守纪律”的共和国的最可爱的铁道兵战士们了。

 文学之所以是人学,是因为它用文字这载体把人世诸相的真面目呈现在你的面前,它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自始至终都是真、善、美的使者。譬如文中对父亲“拉烟包”挣钱养家糊口的描写:“我父亲总是怕花钱,这一毛钱,他不愿花,而是花两分钱要一碗白开水。同路人劝他时,他总是说:‘我好吃干馍。’而我和他同路时,无论如何也要给我熬一碗馍,或买一个烧饼,每看到此,我就非常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爱如斯!可爱如斯!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们感知的美是社会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的形式。佛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世间诸相,都在现世人生中体现和实现。彼岸世界我们都会无可奈何的抵达,而就在这旅程中,能很幸运的留下痕迹,即便若雪泥上的鸿爪,也足以让现在和未来仍将继续生活着又看到这痕迹的人们感到幸运和幸福,不是吗?《青海长云》和作者做到了,它的文字让读着他文字的人感到幸运和幸福!不是吗?

“‘四千米的关角隧道,不是挖通的,是战士们用脑袋撞通的’。一位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后如是说,然而在以后的青藏铁路的报道中,几乎见不到有关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历史怎能会这样呢?” 作者迷茫了。带着疑问和困惑,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作者在2010年春节前夕,在时隔三十多年后找到了答案:影响关角隧道这一宏伟工程形象和声誉的是关角隧道通车以后的病害问题,具体项目就是整体道床的设计、施工及病害处理。这是敬畏生命,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也是告慰战友亡灵最好的方式。

“文章千古事”。《青海长云》让我们感到幸运是指,悠悠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感人的故事还没有来得及被传说就被湮灭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去了,逝者如斯!了无印痕!《青海长云》让我们感到幸福是指,文学的力量让我们透过文字触摸到人间的正能量和善、美的质感。

故事的讲述是叙事的展开,激动人心的是阅读中感受到的那一颗颗用叙事线索串起来的如珠玉般晶莹剔透的故事珍珠。全书十章,每章宛若一串串名贵的珍珠项链,诚然,如果线索选的多,分配所串之珠就会少,那项链的份量自然会轻,形式上就不那么整饬和圆融了。窃以为是《青海长云》故事叙述形式方面的美中不足吧。

最后,有个成语叫劳苦功高,但读完《青海长云》掩卷细思,总感觉我们可敬可爱的那代青藏线铁道兵战士们虽劳苦却未必功高。不过,功过由历史去公证和评说。人们敬畏的是那段如火如荼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回望打量,究竟成为了渐行渐远的一段人生历程吧。还是用作者在书中的这段话作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与生命一样宝贵的还有感情和精神。没有感情的生命和没有精神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就形同朽木,负累社会”。

       

 

                          (在2013914日萧根胜先生《青海长云》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