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专家论坛:信仰的力量:文学记忆中的时代影像——读萧根胜的《青海长云》

作者:何梅琴 时间:2013-09-17 点击数:

信仰是什么?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读萧根胜的纪实文学《青海长云》,眼前不断浮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清晰影像,以及这影像所呈现出的令人震撼与值得推崇的信仰的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在艰苦的环境下激荡出人性的光辉与英雄主义赞歌,穿越时空,至今还值得珍视与反思。

一、苦难中信仰的彰显

作者萧根胜,年轻时曾经是一名修筑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铁道兵,也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创作冲动,纪实文学《青海长云》因此而诞生。《青海长云》以十章三十万字的篇幅,记录了一个高原铁道兵当年在青藏高原,那种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和战友们修筑铁路的经历。作品脉络清晰,饱含深情。

在《青海长云》里,关于环境恶劣所带来的苦难之描述令人难忘。作者及战友们工作的地点,处于海拔3670米的青海高原上,这里的氧气只有海平面的70%左右,在这里除了绵绵的高山,就是狂风,就是缺氧,就是寒冷,就是空旷无比——人到了这个地方,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头痛、失眠、乏力等等。水烧到80多度就再也升不上去,所以煮的面条粘糊糊,蒸的馒头像“牛粪饼”一般,也是粘糊糊的,解肉需要用锯子锯,冻白菜用斧子剁等。战士每月只有95角津贴,蔬菜供应时常紧缺;有的战士坐车出去执行任务,到了地方却被冻得四肢僵硬,面部神经麻木,连车也下不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官兵们却要每天用超强的肉体劳动与坚硬的岩石作斗争(在30年前时,施工的条件和机械程度是很落后的),官兵们要迎接环境和施工两个方面的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灾难和牺牲时常发生。197645日,关角隧道施工现场突然发生大塌方,127位指战员被堵在洞内,所幸经过多方密切配合,1000多人紧急抢救,127位遇险官兵成功脱险。可是,对胡立才,闫金成等人,命运就没有这样的幸运。闫金成告别老乡孔繁友到工地上去,孔繁友还在等他回来吃肉包子。可一会儿工夫,传来的却是他被坠石砸伤并死亡的消息。死人的事不断发生,在开凿关角隧道的过程中,47团共有37名战友牺牲,每一个人的死亡,都会是一个奇而离奇的震撼故事。排长李文生,因为长期在洞内打钻施工,大量地呼吸粉尘得了严重矽肺病,到单位的休养地休养,这里却是冰冷破旧透风的房子,连用水也需要化冰解决。而营长郭国法的经历,更使人无奈和难过。这个曾经赴朝参战,后来又转战抗美援越、襄渝、成昆、青藏等铁路建设工地的老战士,却在无愧于祖国和军队的曲折艰难经历中很深的愧对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回乡后晚境凄凉之情形令人叹惋!因为特殊环境下这些震撼人心的劳动创造和牺牲情形,在萧根胜的记忆中无法隐退,似乎唯有倾诉方才有所安慰。告慰那漫漫的战斗岁月,告慰那些牺牲者的英灵。

在作品中,作者真实地描述了恶劣环境所带来的苦难,但作品并没有给人悲哀、悲凉的感觉,而是一种悲壮。作者并没有仅止于苦难的诉说,而是努力凸显苦难中信仰的力量。比如,作者今年一月份博客上关于第十章第一节标题是“刻骨铭心的悲哀”,而书中后来修改为:“天峻草原的思念”,这种标题的改动,尽管内容基本没变,但是其叙述的指向显然有了全新的变化,那就是由原来重在悲哀的沉浸到现在重在对精神的讴歌!我们可以看此书371——376页。这部分作者先叙述了整理烈士档案过程中,对烈士牺牲的回忆与悲伤,但是作者并没有只是悲伤,而是话锋一转:“与生命一样宝贵的还有精神。”接下来讲述了铁道兵的业绩与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这样,苦难中的精神意蕴就成了叙述的落脚点,苦难中的信仰的力量就得到彰显。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第三章第六节“死人的事经常发生”,作者在苦难中随时进行人生、人性的思考与引申,让精神性力量得以彰显!信仰对人精神境界的支撑!

二、品格中信仰的彰显

《青海长云》中正面描述铁道兵战士高尚品质的地方很多,而这些品质则直接显示出信仰的力量。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这些唱着信仰歌、做着理想梦长大的‘50后’,在精神与物质的选择比拼中,精神绝对起决定作用。关角山下的生活,关角山下的故事,就是在理想、信仰、精神和场所的鼓舞、支持、推动下好戏连连,节节精彩。”

萧先生在作品中,经常不断地感受战友们精神高尚、性格坚强、形象伟岸和人性善良等很丰富的内容,并将这些付诸笔端。

比如,有关在高原隧道施工的艰苦困难情形有一些描述,但作者更多的是围绕着人的精神情感,人性表现来着眼的。像战友们在艰危面前的无畏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友爱帮扶,在死亡来临时的痛苦遗憾无奈等故事内容,就非常的触动人的情感。

10连的炊事班不慎失火,有3个战士被烟火夺去了性命,团长面对此情景,痛苦泣泪,说:这让我们如何向战士的父母交待,如何向自己的良心交待。坚决要求给予自己处分。比如第九章第四节“陈师长的遗憾”中,陈师长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在师党委会上不顾多数同志的劝阻,带着病体率领徐志超副师长及师机关司、政、后主要领导把铺盖搬到关角山下指挥15个连队、2200名指战员展开关角大会战,掀起“月成洞百米”施工竞赛。糖尿病体质很难适应那种过度劳累的会战,经常显现出疲惫、困乏的迹象。他让炊事班为他准备了一些花生米,每次上工地兜里装一把,感到不舒服时就往嘴里放两粒生花生。这些故事、这些细节真的很让人感动!军人的报国献身精神和战友情怀,人性的善良和艰难岁月的存在表现等,在这些今天记忆的过程中显示出个性和珍贵,让这样的记忆不流为单一、轻飘和苍白,具有超越时间和事实本身的价值。铁道兵们的这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震撼人心!而支撑他们的正是那个年代的信仰的力量!

三、信仰的力量之价值与意义

《青海长云》中特定时代的记忆影像,有力地彰显了作者及其战友们当年修路的艰难顽强,那种信仰的力量。踏上高原,对作者来说,刻骨铭心的是,是在那块平均海拔3000以上的高地上完成了一场血性男儿的拼搏和飞翔。那里的冰雪酷寒,喂养过他们的灵魂,壮丽了他们的筋骨,成为他们在高原筑路的那些终生也难以忘怀的日子,作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单指经济的崛起,还得有文化的支撑。他们当年在高原筑路的那种万难不辞、奋勇向前的精神,应该作为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继承和发扬。他要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他们奋战高原的事迹。他断言,军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仅属于那个年代,也属于当下的时代。他要创作这部纪实文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和担当。

信仰的力量,至今仍有价值和意义。前些日子,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讲话。他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因此,萧根胜的纪实文学《青海长云》不仅值得一读,而且来得正是时候,值得我们反思。

         

               (在2013914日萧根胜先生《青海长云》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