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军队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比较多,但感觉那都是人家的遥远的故事,而读萧根胜先生《青海长云》则如同畅饮浓醇美酒,亲切无比,触动心灵,不由为身边有这样一位有着激情岁月的战士而骄傲,为他喝彩。
初识萧根胜,是在去年郏县举办的纪念苏辙葬郏900周年的拜祭活动地上,鬓白道风,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对其非常敬重,并盛赞他的文章,我还以为是请来的外地作家,后来知道是郏县人大主任。今年年初,潘主席把《青海长云》一书转赠我时,祝福要仔细看看,才知道肖先生不是一般的官员,而是有丰富精神世界的有作为的作家。
匆忙之余,拜读了《青海长云》,一读心悦,手不释卷,这对于不是很喜欢读长篇文学的我真是很例外。本书从外装帧到文字内容,都有一种自然纯朴美,处处透露抽人性的光辉,洋溢着一种历史沧桑感。也许正是这种人性美和沧桑感让我们这些有过一定阅历的人更能理解作者的情真意切,与其豪迈情怀产生共鸣,感觉许多事情都曾是半熟悉半神秘的身边故事。
一、一部“社会发展史性质”的纪实文学
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品的纪实性。书的副标题为“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明确地告诉了作品的回忆性文学性质,是一部关于青海铁道兵特种行业的纪实性作品,“是个人经历的纪实性再现”。P403纪实文学的特点就是借助个人体验方式或使用历史文献,以非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报告文学、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等多种文体。《青海长云》一书以作者在青海从军的经历为线索进行叙述,当属个人回忆录性质。但笔者认为,就本书涉及的诸多重大题材看,《青海长云》已经超越了一般回忆录的范畴,而是明显具有以小见大、以个人见国家的具有重要人文价值的“社会发展史性质”的纪实文学。作品首先是反映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就是青海段的建设历史,以此为基点还反映了西北历史、人文地理、铁道兵史、抗灾救灾、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还包括了中原和青海当时的风土人情,给人一种有时代记忆的强烈感受,内容厚重,感觉沉甸甸的。所以读起来,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受益无穷。
因此,《青海长云》不仅是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一群人的记忆,不仅是一个行业的记忆,也是一个事业的记忆,不仅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也是一段时代的记忆。就通篇紧密的逻辑性看,很像是一部结构严谨、情节跌宕的长篇小说,很明显,作者借鉴了长篇小说的手法。
二、作品的艺术特点简析
作为一部回忆录性质的纪实作品,《青海长云》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源于其博大的思想情怀和鲜明的文学技法。
立意高远,主题鲜明。从表面看,《青海长云》是作者青海铁道兵经历的回忆性纪实,是一个人的回忆录,但是阅读作品后,给人的印象作品并没有拘泥于个人小情怀和小记忆,而是始终把个人的经历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考量和认知的,这个大背景就是青藏铁路的修建、铁道兵的发展,乃至七十年代的社会、新中国的发展,许多场面,悲壮感人。这样的效果起到了史诗般的作用,从一个人的经历中可以了解国家和社会,特别是了解了和平年代铁道兵可歌可泣的牺牲与奉献。每个人都是有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的,这正是本书至上的道德高点,让作品摆脱了个人主义倾向,自始至终充满着为国奉献的热血情怀,这种情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情真意切,朴实无华。《青海长云》题材重大,涉及面广,但作者始终坚持回忆的纪实性特点,以真情实感记录和叙述,全书表现出一种浓烈的情怀,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质朴、军人的豪迈、社会的真实。这种情怀包括了醇厚的家乡情怀、真挚的战友情怀、崇高的事业情怀,每一次描述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所以也能走进读者的心里。
收放自如,形神兼备。《青海长云》绝不是流水账式的回忆,而是一部有重大题材、有高尚立意、又有聚散有致的艺术手法的文学作品。回忆录的本质是散文,是散记,本书是一部长篇散记,内容多,变换快,要写好并不容易,作者表现出了高超的行文驾驭能力,在不同地域、不同事件、不同时间里自由穿行。全书形散而神不散,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既展示了军队和个人的基本情感经历,又充分反映了风土人情和国家社会的元素,反映出作者不一般的大视野。
夹叙夹议,画龙点睛。《青海长云》的回忆题材之所以能表现出立意高远、内容丰富的特点,是作者充分运用了散文夹叙夹议的手法以扩展文章深度和广度来实现的。每一处议论都是作者深邃思想的表达、勤于思考的流露、人生求索的表达。这种议论和思考贯穿了回忆的全过程,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探索。比如,“军人旨在卫国,志在戍边;铁道兵中的军人是旨在修路,志在四方,在天涯、在海角、在大漠之中、荒原之上,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常年山沟不进城,多见乱石少见人”;“人对美的欣赏、认知绝对是有条件的。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时候,就不会看到美,也不会认知美;在忙于劳作、疲于应酬、难于进步、苦于无奈时也不会去欣赏美。当然那些以吃喝为乐、损人为己、无所事事的人也不会有羡美的意识和誉美的冲动。对美的欣赏和认同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文化的视野里满目是美丽,处处有诗意”;“游子回乡,全家欢乐”等等。作者的阅历多、认知深,很多能给人以启迪。这种表现是作者几十年后的现在视野,是作者几十年思考沉淀的结晶,因而洋溢出人性的沧桑美。
语言活泼,善用俗语。《青海长云》洋洋洒洒,并不给人以枯燥之感,很重要的是在于其语言的活泼可亲。大致看来,作者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方言俚语俗语,让人感受到五湖四海的魅力,地域风情的魅力。“一路上除小便方便之外,其他就没有什么方便了”;“好人没有坏人多”;“都说扬州出美女,其实扬州的小伙更帅”;“一个像样的凳子也没有”;“三转一响”;“老和尚娶媳妇——说说算了”;“干部掉眼泪,战士喊万岁”;“吃糠咽菜”、“呼卢处处酒家楼”。这些语言让文章无比生动,展示了作者思想的灵动。
风土人情,瑰丽华彩。《青海长云》有很多亮点,其中大量的风土人情的展现就是其生动的篇章。大西北和青海相对来说对大多数人是陌生的,这正是作者不惜泼墨描绘的地方。凡涉及一个地方,比如青海湖、大山、草原、县名,作者都尽可能地介绍其基本情况,简要又不失明确,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栩栩如生,就如同跟随作者去旅游观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强。还有河南家乡的习俗风情,作者萦绕心怀,总能找到嫁接表现的地方,如包饺子、磨豆腐、特色饮食等等,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不忘根脉的乡土情结,让我们油生敬意。
军营生活,艰苦浪漫。军营生活显然是作者记述的重点,是作者几十年难以忘怀、充满激情的力量所系。军营生活是高尚的、艰苦的,军人以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团结战斗、能打胜仗的军人精神自豪,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一种爱国的精神,这正是全书充满一种战斗精神的根本所在。军队生活是浪漫的、快乐的,特殊岁月让军人百炼成钢,总能在艰苦中寻找到生命的快乐。作者的笔触描绘了许多军营生活的场景,如喂猪、做饭、蔬菜等等,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革命生活、沧桑岁月,留给作者的是无价的精神财富,这或许正是军队作为人才大学的精神所在。
人物群体,栩栩如生。《青海长云》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录,作者似乎仅仅关注自己,而是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努力地去展现一个群体,反映更大的社会层面。就如小说一般,它塑造了一大批英雄般的军队人物,包括师长、团长、连长、排长,还有众多的兵,活着的、牺牲的。通过众多人物的描述拓宽了作品的宽度,烘托了作品的主旨,也赢得了读者的集体敬重。他们是英雄,是我们讴歌和学习的榜样。
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当他把自己放入到集体和国家的背景中去展现时,赢得读者敬重的不仅是个人,还有集体。
本书很多素材很有特色,很有意义,可以开发改编成小品、戏剧、电影、电视。
(在2013年9月14日萧根胜先生《青海长云》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