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专家论坛:从《青海长云》看人的根基性素养
作者:赵英杰 时间:2013-09-17 点击数:
《青海长云》,看书名就想起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长云弥漫,隐隐的雪山绵延千里,展现出一幅悲壮开阔、迷蒙暗淡的画卷。当年作者在海拔三千六百七十米的青藏高原上,眼前也出现了这“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吧。也可想见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大唐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也是当年铁道兵10师47团的铁道兵战士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承诺。
看完《青海长云》,感觉深刻的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官兵们身上所呈现出的人的根基性素养:正直无私、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精诚团结。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叶剑英元帅“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题词,是铁道兵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第五章《月成洞百米大会战》中,作者这样写道:“他们都面对军旗举过手誓死修通青藏线!坚决打通关角山!”铮铮誓言,一腔热血!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在第三章《几代军人的梦想》中,写到《为了一百二十七名战友的生命》一节时,作者写了这样的细节:经历了生死劫难后,见面无语泪长流,年龄最小的高万年哭着说“我想着再也见不到你们了”。进隧道的那一刻起,这些铁道兵们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青春记忆,一个支撑时代精神的根基性素养。
想起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这种民族精神,折射到个人身上,就是人性本真中的坚强、真诚、善良、友爱等朴素的情感。《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如作者在第一章《当兵的渴望》中《难圆读书梦》一节里讲到的“一个人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作者在幼小时期就明白,一个人要能成功,首先要有个好人品,好人品的重要标志,就是诚实。这种素养是从书中得来的。幼小时期“对画本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深深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它满足的不是看书、求知,而是买书、存书过程中的那种心灵享受。”“它使我们贫瘠的生活变得丰富,成为一笔精神财富激励我奋进、向上,并始终保持一种简朴、勤勉的本色。”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
作者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在《很有意义的德令哈之行》一节中,引用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一诗,在艰苦的现实环境中,体会“荒凉的美、空空的美,一种神秘、一种诡异、一种向往的美丽”,认识到“学海无涯,认识美丽更无止境”。在《郭营长的无愧与有愧》一节中,他写道“艰苦的行程中,他们与铁路结缘,与山水寄情,与艰苦为伴,一路欢歌,一路笑声,一路艰辛”。1977年大年三十除夕夜,全体同志唱一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同志们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唱了一段豫剧《朝阳沟》中《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在艰苦的环境中,永远保持乐观向上。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改变心态。这种心态能让人觉得生活总是美好的。
作者并不回避人性中的弱点,他在第三章《几代军人的梦想》中感叹“人的生命有时就这样脆弱!脆弱得这样不可思议!”他在第七章《关角山情思》里说:其实作为一个正常人,虚荣之心、排他之心、利己之心、媚上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有的人表现重一些,有的人表现轻一些;有的人隐晦一些,有的人公开一些;有的人在此事上表现出来,有的人在彼事上表现。不一而足,人性使然。
这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入剖析,也折射出这本书的一个最大优点:真。正如作者幼时的班主任所言“一篇好文章好与不好的标准也如做人一样要诚实、要真实”。作者就是在用他朴实的文字,抒写支撑时代发展的人的根基性素养。
我觉得作者之所以成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以这种方式感恩生活,感恩磨难,感恩群体,感恩铁道兵精神;是他想以这种方式让历史记住这“不散的军魂”。
合上这本书,仰望碧蓝的天空,眼前又重现海拔三千六百七十米的青藏高原上,四千零一十米的关角隧道。忽然就觉得,生活中我们偶尔遇到的一点小小的挫折、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深觉在基础教育中,要重视学生根基性素养的培养,让他们有一颗向善之心,学会坚强、学会尊重、学会感恩,任何时候都拥有平和向上的心态。教育要走在全省的前沿,必须从根基上做得好。向上发展,向下扎根,根深才能叶茂。这关系到我市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一座城市将来文化道德底蕴。这是《青海长云》书外给我的又一启示。
(在2013年9月14日萧根胜先生《青海长云》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