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专家论坛:一曲高亢的时代赞歌——读萧根胜先生的《青海长云》有感

作者:杨晓宇 时间:2013-09-27 点击数:

青藏高原,一个让世界都感到博大、厚重与神秘的地方,我只是在上学的课本上知道它的名字,感到的也只是它的旷达与遥远;青藏铁路,一个更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伟大工程,我也是在高考复习资料上认识它的,感觉的也只能是宏伟与壮观。无论是青藏高原或是青藏铁路,却从没有想到过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更不用说在那里生活几年。因为,光那海拔高度、高原反应和恶劣气候,都会让我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但就是这个青藏高原,就是这条青藏铁路,曾在近四十年前,把一个中原青年拽上了它的脊背,风驰电掣般度过了十余个春秋,也让千千万万的铁道兵为之贡献出了豆蔻年华甚至年轻生命。肖根胜就是这个中原青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带着从军的梦想,由教书先生转变为青藏高原上千千万万铁道兵中的一员。不同的是,他在三四十年之后,用自己的记忆与激情,写出了这部记录那千千万万铁道兵生活的《青海风云》。

这是一部看上去平淡,捧起来厚重,读起来动人,品味后真醇的纪实文学。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根胜先生的这部力作。

一、平淡中的厚重。纪实文学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见的报告文学,它重在报告,其次才是文学。它不以虚构情节、刻画人物为主要手段,而是以所记述的事件与人物自身的感人魅力去征服读者。既然是报告,就要有真实事件、真实人物和真实内容。如《高山下的花环》、《三千里风云录》等,紧扣形势,报告近期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更多地贴近时代,具有很大的新闻成分。一种是过去生活的再现,近年很多人写的回忆录,都属于这样。回忆录分两种,一种是个人的生活的摹写,一种是时代历史的记忆。根胜先生这部书,当属于后者。因为,它不但是自身的生活写照,更是对一段时代历史的回忆,使每个读过此书的人,会忘却作者的文字叙述,而感动于那个时代的精神,感动于那些英雄的风采,感动于那些不朽的业绩。

《青海长云》采用了一般纪实文学编年体的写法,所写内容,从参军的梦想到从军的实现,从进入部队到铁道兵的生活,从哈尔盖、天峻山到月成洞百米大会战,从每个记忆中的老战友到那些风尘仆仆数千里,饥寒交迫数千米,到部队工地探望丈夫的军人妻子们,直到任务的完成,青藏铁路哈格段的通车,以及在新的形势下,铁道兵整体大转业。这些历史的痕迹,都在一个铁道兵的成长、生活经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彰显与放大。也许,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叙述的故事,只是人民军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侧面、一个缩影、一个插曲;就铁道兵来说,它也只是一个任务、一个项目,一段经历。但就是在这些平淡的叙述中,作者让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在这风云变幻中的凝聚的时代精神。其次,才是那一个个伴随作者思绪跳跃的人物和故事。作为一部三十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它的价值也正在这儿,把历史还原到现实,让现实去品味历史,从而让历史永驻,让现实升华。

二、素朴中的生动。纪实文学也是文学,是文学就要写人物,在《青海长云》中,根胜先生给我们描画了一批栩栩如生,可敬可亲的人物群像,组成了一个战无不胜,坚不可摧的英雄方阵,建立了一条可歌可泣、如诗如画的艺术长廊。

首先是作者本人,写得十分真实、丰满,我们可以看到,其前进的每一个脚步,思想变化的每一条轨迹,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真实可信可亲的。作为纪实文学的第一主人公,我们会自然地把他放在不同的层面去检验认定,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书中的主人与书外的作者相比对,看能不能融合一体。这一点,根胜先生做到了。在作品中,他既写了从军的自豪,也写了高原生活的艰苦和恐惧;写了提干的向往,也写了当司务长的责任;写了对战友的情谊和与部队的依恋,也写了对离开部队的无奈与感伤;写了纪律的严明与自身的清廉。也写了帮助战友时施以小小的权利。他在镌刻着过去日子,也同时镌刻着自己。

其次是他的战友,那些去世的和健在的英雄们。在关角隧道大塌方中,事关127位战友的生命安全,牵动了全军将士的神经,在工地现场,更是无论官兵,人人参与到救援之中,连通讯兵、炊事员等全员出动。这不亚于当年的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感人场面,甚至比那些场面更为壮观,更使人感动,因为这是隧道工地大塌方。参与的人也会随时随地有生命的危险。还有在对“无奈的李学智”、“可怜的李文生”、“郭营长的无愧与有愧”、“老连长和他的战友们”等篇章里,作者真实地记述刻画了一个个高原军人的喜怒哀乐、苦甜酸辣,人物的丰满,自然会产生作品的感动,升华作品的价值,

三、自然中的真情。作为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除了整体故事框架的把握、时代精神的彰显与人物思想的升华之外,还要具有驾驭生活语言的能力,包括方言俚语的运用,都要精准地去表达作者的意思。根胜先生在这部书里,方言运用恰到好处,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叙述的自然与情感的真醇,达到了一致与融合,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书中开篇第一句话:“我想去当兵”。可以说,这句话通括了全书的内容,是全书的出发点。它是本书的提纲挈领,里边饱含着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以及为此梦想所贡献的十年青春年华,为此梦想所付出的艰辛与血汗。我想去当兵,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年轻人的梦想,无论是出于前途、生活、理想那个方面的考虑,但客观上,都是为保卫祖国而参军入伍的。而一旦进入部队,政治的教育,纪律的约束,精神的陶冶,行动的一致,思想的升华,使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这所大学校的合格“毕业生”。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自己已经有着当时在农村人眼中是相当“骄人”的民办教师职业,“我想去当兵”,就有了与其他人想去当兵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内涵。他是看了《侦查兵》电影后,“内心深深被一个侦查英雄的威武、俊逸、豪迈气概所打动”。才发出了“我要去当兵”的果断心声。这样的心理,极符合一个十几岁农村文化青年的心情。下面的一段对话,就是完全用当地方言,讲了当年与石磙老师关于“我想去当兵”的讨论。写得非常自然又非常真情:晚上脑子里的“怕”,“饭市儿”上等石磙老师的“焦躁”,父亲问起时的“忐忑”,前一次“样兵”的失落与这一次“样兵”的决心,都是非常细腻的心理描画。还有书中对自己在青藏公路运送给养,到青海湖边车坏抛锚在路上,与当时还是保密单位、二十多年后才知道是海军鱼雷研究所的官兵求助的过程,都写得非常自然又饱含真情,那些既不能违反原则,又在有限的纪律、制度、甚至是法律的缝隙里,为这个普通的高原汽车兵提供了种种帮助的海军士兵们,是多么的坚持原则又富于助人的热情。它既反映了部队铁的纪律,也反映了高原上那浓浓的“老乡”的真情。

《青海长云》是一部有着强烈感染力的长篇纪实作品,它的出版,不但拓广了我国报告文学系列长廊,也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宝库。希望它的形象能彰显现代,希望它的精神能影响后世;希望它的历程能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我想,这也是作者的创作希望与创作目的。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