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地区婚嫁习俗
作者:陈富志、罗浩刚 时间:2012-06-27 点击数:
婚姻乃人生大事,是社会稳定、繁衍后代、传承文化的美好传统,正是婚姻活动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单元——家庭。千百年来,伏牛山区域形成了独特的婚娶习俗,一般由以下仪式组成:
1、提亲 “纳采”是古代婚礼的开端,相当于今日民间所谓“提亲”。《歧路灯》第一百零六回写到:“绍闻唯唯。生法儿见了薛甥女,心中甚喜,急切办了表礼八色,行了纳采礼,得了回启。”纳采的程序是: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用雁。关于古代用雁,有不同解释,有一种说法是:一是雁为候鸟,秋去春回,来去定时,象征男女双方顺乎阴阳、忠贞不渝;二是雁阵飞越蓝天,排列成行,用以比喻嫁娶长幼有序,不相跨越,合乎儒家礼法道德规范。
2、问名与定亲 在民间婚姻习俗中,问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仪式。男女在订婚前要行“问名”之礼,并将两人的生辰年月卜卦,如果有凶兆就不能订婚。将男女两人的生辰年月放在一起进行占算,民间也俗称为“合八字”或“合庚”。八字是否相合在婚姻习俗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到夫妇的幸福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倘若男女八字相克,订婚的事情就没有指望了。《歧路灯》第六回说:“……若说他吝惜,不记得前日行‘问名’礼时,那席上何尝不是珍错俱备?”问名与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喝定亲酒。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大事要相互往来。
3、纳吉 在问名合庚之后,把合婚佳音通知女家,即为“纳吉”,意为“纳取吉利”之意。通过这个仪式双方的婚事就正式确定下来,相当于民间习俗所说的“订盟”,俗称“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男方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准备。《歧路灯》第四回说:“嗣后谭孝移怎的备酒奉恳潜斋、嵩淑作大宾;……怎的择定吉日同诣孔宅,孔宅盛筵相待;怎的孔耘轩亦择吉日置买经书及文房所用东西,并‘四六’回启到谭宅答礼,俱不用细述。”此处的“择吉日”就是婚姻程序中的“纳吉”之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择吉”。按照古礼,纳吉送雁即可,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后世对纳吉也越来越重视,一般要在这一仪式上把饰物、衣物、食物等礼品送往女家,俗称“送定”、“过定”等,民间又叫“小聘”或“送小礼”。
4、“纳征”下聘 订亲纳吉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称为“纳币”,又称为“纳征”。《歧路灯》第二十八回记载,王氏道:“我只有当日老太爷撇下这一个相公,目下行孔宅这一宗大事,衣服要十二套,头面要四付,颜色、花样,我也说不清,说不会。”这里王氏所说的“目下行孔宅这一宗大事”实际上就是“纳征”下聘,也就是民间习俗中所说的“完聘”、“大聘”、“过大礼”,这是婚姻进入一个实质性阶段的重要礼仪。《礼记》说:“先纳聘而后婚成”,故传统社会中一向有“无币不相见”,“聘者为妻,奔者为妾”等说法。早期的聘礼都是些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和御寒的皮毛等。到了清代大都是金银首饰,单衣、棉衣布料等。当然“纳征”彩礼的多少要视男方地位财富而定,不过置办物品须是偶数,以示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为六色或四色,由媒人送往女家。《歧路灯》第二十八回中,谭绍闻娶孔慧娘的聘礼是“衣服要十二套,头面要四付”,“至纳币之日,两位媒宾,王春宇以舅代父,共是三位。这些告先、呈币的仪节,不必琐述”。
5、请期送好 行“纳征”礼之后,男方再用雁到女家商量结婚日期,称为“请期”,俗称“送好”、“送日子”、“提日”。《歧路灯》第一百零七回:“抚台道:“有一事相烦,叫你择个嫁娶吉日。”阴阳官跪下道:“请示新男新女贵造。合了生辰八字,照天德岁德喜神方位贵神照临吉日,细写红莺喜书进呈。”这是小说中抚台大人为谭赘初与薛全淑结婚命令巡抚衙门的阴阳官择嫁娶吉日的描写。所谓请期,实为男方告诉女方己经卜定的婚期,而非男方征询女方婚期,所以称为“请期”,是古人谦让之辞。婚期其实是由男方依历书或占卜所定,上面抚合大人让阴阳官择吉即是选择婚娶日期。
6、备婚 送好之后,女方便要从速为出嫁女子准备衣饰、生活器具等嫁妆。《歧路灯》第一百零七回写谭篑初“请期”之后,薛家为全淑准备嫁妆:“不过针工裁缝,木柜皮箱,床几桌椅,衣析镜架,铜盆锡灯之类,凡省会之所有者多钱善买,遇世家旧族所售之物,则不难以贱值而得珍货。”于此同时,男家也要加紧作好迎亲的准备,打扫庭院,粉刷一新,张灯结彩。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歧路灯》第一百零八回写到:“萧墙街大门前,横拉三匹彩锦,直如三檐伞一般,却是三样颜色。泥金写的斗口大喜字,贴在照壁,并新联,俱是苏霖臣手笔。墨黝如漆,划润如油,好不光华的要紧。”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就进入“亲迎”阶段。
7、迎娶 迎亲的时间各地不同,一般是在清晨出发,也有在午夜出发。这天,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囍”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喜到”之意。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褡头后入轿。启轿后鼓乐先导,一路吹吹打打,不时鸣放鞭炮。新郎由鼓乐相伴迎至中途。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有些地方有新娘哭嫁习俗,即从入轿到男家,新娘一直哭啼哽咽,寓意舍不得娘亲。它是新婿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歧路灯》中有多处提及“亲迎”,第二十八回写道:“及至亲迎之日,王氏尽力铺排,谭绍闻也极力料理。”第五十回说:“且说谭绍闻亲迎,是腊月初二日,一月就是元旦。”分别说的是谭绍闻迎娶孔慧娘以及后来续娶巫翠姐的情况。小说在第一百零七、一百零八回详尽记述了谭篑初、薛全淑结婚的全过程。此时谭篑初的族伯父绍衣为河南巡抚,父亲刚从知县官位致仕归家,婚礼十分排场:“谭宅抬出浙中官桥四乘,俱加红绫作彩。即用旧日浙中伞扇旗帜,肃静、回避牌各一对,打的新张黄岩县灯笼二对。虽说小小排场,却也不滥不溢,名称其实。篑初坐了花桥,前往迎亲。新婿陪堂,却央的张正心引礼。那两顶桥,是娶女客坐的。一路八人是号头锣鼓,大吹大打;一路八人是笙管箫笛,细吹细奏。”较为详细地描绘了伏牛山地区清代中叶士绅之家的迎娶盛况。
8.成亲 成亲礼在正厅设香案进行,由司仪主持。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对拜。拜完花堂,即入洞房,新娘要重新梳妆,新郎则忙于招待宾朋,大宴宾客。席上,新郎新娘要按亲近、辈份等次序,逐个向每位在座宾客敬酒。女方送客中的贵宾,必须请到正屋上席就坐,并由男方的尊长或德高望重者陪同,其余亲戚和随从分别设席招待,男女不同席。《歧路灯》对此有大段描写,显示出作者对这些礼仪的看重。宴席结束以后,送女客辞别时,还要专门到洞房与新妇话别,加以嘱咐:“这边抚台太太席完,要到洞房看看侄女。薛全淑早已另洗别妆,换成满头珠翠,浑身彩衣。俱是全姑伺候的。抚台太太坐下吃了一杯茶,说了几句安慰话,吩咐一声回衙。”在婚日当晚,新婚夫妇要第一次同桌用饭,此时要饮交杯酒,称为“合卺”,“将近一更天气,全姑斟酒两让,吃了合合卺盏,和了催妆诗。”在这个仪式中,新郎坐东面,新妇坐西面,两人面对面坐着,一起吃肉饮酒。新婚夫妇共吃祭祀后的同一酒食,象征夫妻自此以后同心同德;各用一半瓢喝酒,表示自此以后夫妻相亲相爱。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清末。次日,有的地方以凳子为墩支撑梯子,从洞房一直搭到厨房门,梯上铺红毡毯,新娘从上面走到厨房祭灶,谓之过状元桥。第三日新婚夫妇在日上三竿后由娘家兄接“回门”,娘家设酒宴款待,日落之前回婆家。
9.闹房 闹房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