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地区的岁时节日

作者:陈富志、罗浩刚 时间:2012-06-27 点击数:

岁时节日是民间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的起源主要由于原始崇拜、禁忌与迷信、祭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

1、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一般包括扫年、过小年、贴春联、守岁、拜年等仪式。扫年即进入农历腊月后,家家都要把房屋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吃晚饭前要到坟茔地放鞭炮、烧纸给先人送钱并请他们回家过年,晚上有吃火烧、吃灶糖的习俗,称之为过小年;小年过后有“二十八贴画画”的谚语,家家张贴春联;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全家团聚守岁,通宵不眠,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上人们穿上漂亮衣服去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晚辈“压岁钱”。

2、元宵节  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也叫花灯节。因其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与春节相连,因此备受人们重视。元宵节有观花灯、闹社火、吃元宵的习俗。元宵节家家吃元宵,祝福合家团圆,年年登高。

3、二月二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民俗称为“龙抬头”。这时春回大地,是农村的农事节,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俗语。这一天男子有理发的习俗,俗语言“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4、清明节  清明节在公历45左右,这时气温转暖万物萌发,让人感到格外清新明快,故曰“清明”,有扫墓、踏青春游的习俗。

5、三月三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俗语。据说黄帝在涿鹿打败蚩尤之后回到熊国(今河南新郑)三月三日在西泰山(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大会诸侯祭祀天地山川被拥为天子。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三月三都要举行各种拜祖活动并形成民俗延续下来。

6、端午节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一般吃粽子,门窗上挂菖蒲、艾叶、蒿草,喝雄黄酒。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是为了避邪。这天大人喝雄黄酒,并将雄黄酒抹在小孩的耳、鼻或前额处以避邪。

7、六月六  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 等,而且与出嫁的姑娘有关。在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农村各家各户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叫”就是“请”的意思。

8、乞巧节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故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姻缘巧配。

9、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为中秋、秋夕、八月节等。由于中秋正值秋收季节,明亮的圆月象征团圆,人们便赋予中秋吉祥、合家团圆的含义。人们饮酒赏月的同时,还要吃月饼,所以月饼也被称作“团圆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