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地区的民间游艺

作者:陈富志、罗浩刚 时间:2012-06-27 点击数:

伏牛山山区的民间游艺是中原民间游艺的一部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令人眼花缭乱。大人、小孩均有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游艺。大人的游艺有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赛龙舟等,小孩的游戏有石头剪刀布、过瓦片、挤油油、捏泥巴、推铁环、老鹰抓小鸡等,大人小孩一起玩的游戏有放风筝、赏花灯、放烟火等。这里择要介绍。

1.踩高跷  脚踩竖立的1-3尺的木棍进行舞蹈表演,俗叫“拐子”、“踩高跷”、“踩高脚腿儿”、“高跷戏”,南阳地区有称“踩高凳”、“蹬杉木腿”的。由于表演者太高,观众需要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称“高瞧戏”。踩高凳要选用结实的木头砍削、刨光制成的木棒,在木棒的中部做一支撑点放脚,这样高凳就算做好了,表演时用绳索把高凳绑于腿部。

伏牛山山区高跷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很广。战国时代的《列子·说符》篇已经有高跷戏的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君大惊,立赐金帛。”而且踩高跷道具简单,场地也比较自由,既可以在广场上表演,也可以走街串巷,其演员数量也比较宽松,可以几人、十几人、上百人,其灵活机动性强,所以分布相当广泛。

依其表演难度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之分。“文高跷”是边走场边表演的形式,随鼓乐节奏扭踩或走队形,也可以表演一些滑稽的小故事,重在引人发笑,逗乐子。“武高跷”要表演各种技能动作,如劈叉、过天桥、跳高桌、倒立、翻筋斗、叠罗汉、鹤立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重在以惊险吸引观众。文武高跷也可以合起来表演一些小故事,如“唐僧取经”、“捕蝶”、“白蛇传”、“扯犟驴”、“说媒”、“李豁子离婚”、“瞎子观灯”等。表演时,一般演员都穿古代的戏装,脸部也要化妆,手中拿着各种道具,边走边配以唱词、道白,很有乐趣。

2.狮子舞  狮子舞,又称“舞狮”、“狮灯”、“舞狮子”,多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舞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有起于汉代说、北朝说、唐朝说,我们搁置这个问题不谈,可以确定的是狮子舞在唐代已经很流行了。唐玄宗的乐舞队里便有固定的狮子舞项目,王维的初次贬谪缘于他的属下舞黄狮子,犯了忌讳。白居易《西凉伎》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的狮子舞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

狮子舞分为“太狮”、“少狮”、“南狮”、“北狮”、“文狮”、“舞狮”。前面一人双手握狮头道具戴于头上,扮演狮头,后面一人俯身,双手紧抓前者腰部,共披用麻、布、羊毛等材料装饰成的假狮皮,称“太狮”。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假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前有狮子郎,手持一个能转动的绣球或佛尘进行逗引,狮子随摇球、转球、抛球、抖球等动作,随之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文狮”的狮头简单,但金黄的狮皮模仿的很像真狮子。其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等较温和的动作,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其中表演太狮受孕、生产、爱抚小狮的故事最为流行。“武狮”的狮头多是假面,有的还配有以铁刀制成的独角,非常注重狮头的重量,有的可达90斤。其表演有翻(前后)、滚(左右)、扑、跃、闪、腾等各种凶猛的动作,其中攀高、走索、走桩、过跷、打斗等高难度动作,主要表现狮子的勇猛威武、矫健雄壮。文狮多流行于北方,武狮多兴盛于南方。舞狮的过程多配有打击乐器,以音乐的节奏节制狮子的活动。

伏牛山山区的狮子舞揉合了文狮与武狮的特征。前半段主要表现狮子“睡卧”、“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啃爪”、“半蹲”等温和动作,狮子郎偶尔用彩球做一些小的动作,逗引狮子。后半段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刚猛、迅捷,狮子郎开始剧烈地舞动彩球,引动狮子做出扑、翻滚、跳跃等凶猛动作。更艰险的动作,是狮子离开地面,攀上高桌、或站在高跷上、梅花桩上表演。一般的高桌要叠磊三张,上面还要加放一把大椅子,狮子从地下攀上第一张桌子,然后绕攀第二张,第三张,后来攀上最高的椅子,在椅子上表演各种动作,最后,狮子腾空而下,着地打滚起舞,相当惊险、刺激。称为三桌半。

3.扭秧歌  扭秧歌又称“秧歌灯”、“花鼓灯”、“打花鼓”、“花灯”、“采茶”等,伏牛山山区一般称作扭秧歌或者秧歌。扭秧歌起源很早,但真正形成是在清代,到现在为止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秧歌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的集体娱乐活动。解放前的秧歌队伍演员、角色从数量到服饰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解放后则宽松的多。但服饰色彩浓艳、场地氛围热烈、参加演出的人员众多却是一致的。

老秧歌队伍参演人员全部为男性。领队一人,打一把伞灯,以伞为旗发出各种信号,指挥全队表演,称为“伞头”。其他演员捉对出现,一对男女一小组,称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做“一棒鼓”。依次分为“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由一对老年夫妻扮成,也是一副架。演员手中多拿有各种道具,如蒲扇、飘带、绢花,甚至还有棒子、锣、鼓等。演员的服装、脸谱一般都有严格要求,颜色有黑、红、蓝、黄等相搭配,但以红色为主。伞头除了指挥队员变换各种队形外,跑场子、摆画面外,还得独唱、领唱。唱词多是耳详能熟的民间歌谣和即兴发挥所编的应景又押韵的唱词,队员多合唱伞头一首歌谣的最后一句。秧歌队还可以表演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如《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秦雪梅吊孝》等。

现在的秧歌简化了很多,男女均可参加,服饰则一律用红色,演员多拿或佩带鼓锣、木兰扇、锵。一般没有唱词,偏重于扭动、走步、变换队形。

4.石头剪刀布  此游戏在该地区盛行,游戏规则与全国差不多,但是具体的喊法不一。这个游戏包括以手形做成的剪刀、盖子、锤、井四种事物,剪刀剪盖子,盖子盖井,井吞锤子,锤子锤剪刀。

5. 过瓦片  傍晚时分,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决定一群孩子(超过5人)中的一个孩子拿一块碎瓦片;另外的排成一队,一般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面的紧紧抓住前面的衣服,弯腰并分开腿有一肩半宽。拿瓦片的小孩把瓦片向队伍分开腿的空挡里投掷,当瓦片落地,停止在谁的胯下,谁就是夜间喜欢尿床的小孩。因为大家都对尿床感到害羞,不愿意被小朋友嘲笑,所以当瓦片开始投掷时,大家就拼命地移动脚步躲闪。在投掷、躲闪过程中,如果队伍因为一个人没有抓紧而断裂,要重掷一遍;如果瓦片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位小朋友的胯下,则掷瓦片的小孩资格被取消,游戏要从头开始;如果掷中了,被掷中的小孩会被大家一起喊:“某某,尿床娃,长不大”。之后游戏重新开始。这与流行全国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有些类似,但过瓦片的游戏除了锻炼小孩的敏捷性、协调能力、合作意识、避害意识外,还在督促小孩子不要尿床。

6.挤油油  这是一个针对学生的冬天的群体活动。下课铃响后,十几个小学生侧身紧贴教室的墙壁(一般在室内)站成一排,一起用力向墙角挤,并且喊“一、二,一、二”加油的口号。凡是被大伙从队伍里挤出的都算失败者,一个被挤出,后面的会连着倒一片,引起一阵哄笑,是游戏的一个高潮。有的小朋友则故意从队伍中突然抽身,让后面的同学倒下。所以在挤油油的时候,除了用力,还要动脑,紧张而热闹。上课铃响,马上结束。15分钟的课间,一般可以来上四遍左右,时间虽短,但已是通身暖和。

7. 捏泥巴  这是雨过后小孩最喜爱的一种游戏了。雨一下,村里的路泥泞难行,但对小孩子正好有了捏泥巴的原料。几个小朋友把泥巴从雨水冲刷过的路上挖起来,弄到一个大碾盘或者其它平展的不沾泥的地方,就可以正式开始游戏了。一个是捏出自己喜欢的拖拉机、马车、手枪、碗、锅或是小泥人,这可以是单独的游戏。还有一个是集体游戏:摔凹(wa)呜。用泥巴捏成一个底部凹陷,上面开口的扁圆形的凹呜,放在手里,抡起使开口朝下扣在石板上,马上会发出底部开裂的清脆的响声。底部的洞必须由对方用泥巴来赔补,所以谁的洞大,谁沾光。因此小朋友就不断地在做工、摔劲上下功夫。如果雨水形成小水流从房前屋后穿过,比较手巧心灵的小孩子,还会用石头、泥巴筑成一个小拦水坝,在坝子的中央用泥巴修一个圆形的磨,在磨的中间掏一个曲折的水道,让谁从中流过的时候,打转,小孩子会把麦秸等碎短的叶子放在磨中的水上,看叶子随水打转。这是特别能显出动手能力的,所以家长有时也会陪孩子一起玩,一起修水磨。南阳人俗称“鬼推磨”,恐是“水推磨”的讹变。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