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著
《歧路灯》乾隆庚子过录本(又称乾隆抄本),由新安传出。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出版社收藏。
《歧路灯》晚清抄本甲(又称汴本)。开封市图书馆收藏。
《歧路灯》安定筱斋抄本(又称荥阳本),荥阳传出。郑州图书馆收藏。
《歧路灯》晚清抄本丙(又称许本),许昌传出。栾星收藏。
《歧路灯》杨懋生集资刊印,民国十三年,洛阳清义堂石印本。栾星收藏。
《中州朱玉录》清耿兴宗,咸丰壬子孟秋镌,赐绮堂藏板,河南省图书馆藏。
《中州先哲传》李敏修,民国经川图书馆刻本,河南社会科学院藏。
《广印人传》叶铭、叶舟辑,民国西冷印社刻本。河南省立图书馆藏。
《歧路灯》冯沅君标点,冯友兰校阅,民国十六年,北京樸社出版,北京图书馆收藏。
《歧路灯》清李绿园著(上、中、下),栾星校注河南中州书画社,一九八零年第一版。
《歧路灯》清李绿园(全一册),台北,广雅出版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二年版。
《歧路灯》清李绿园(上、中、下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八年版。
《歧路灯》清李绿园(全一册),台北逸群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无标出版日期)
《歧路灯》清李绿园(上、下册)三重,绿化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无标出版日期)
《歧路灯研究资料》,栾星,河南中州书画社,一九八二年七月第一版。
《歧路灯论丛》(一),中州书画社编,河南中州书画社出版,一九八二年八月第一版。
《歧路灯论丛》(二),中州古籍出版社编,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版。
《歧路灯研究》陈翠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七十五年六月。
《歧路灯研究》郑在亮,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七十七年六月。
《李绿园与歧路灯》(古代小说评介丛书),杜贵晨,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宝丰文学李君墓表》清刘青芝,《江村山人续稿》,乾隆刻本。河南省立图书馆藏。
《歧路灯作者李绿园先生》董作宾,《平庐文存》下卷五,台北艺文印书馆,一九六三年。
《李绿园》张弦生,手稿。
《〈歧路灯〉研究》李延年.,中州古籍出版社,二零零二年二月。
《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吴秀玉,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六年四月。
《歧路灯》[清]李绿园著、.李颖点校,.北京中华书局,二零零四年六月。
《〈歧路灯〉研究》吴聪娣,新加坡春艺图书贸易公司出版,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歧路灯〉语词汇释》张生汉,河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
(二)散论
《歧路灯所反映的开封历史地理摘要》王一沙,手稿。
《一部被埋没二百多年的小说》雁枫,香港《文汇报》十二版,一九八一年八月二日。
《描绘社会生活的画卷一谈歧路灯的艺术成就》雁枫,香港《文汇报》十三版,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群众口语和文人语言的相结合——谈歧路灯的语言艺术》雁枫,香港《文汇报》十三版,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被誉为红楼梦以外又一巨著》闻,香港《新晚报》,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三日。
《古典白话小说歧路灯》梓坚,香港《大公报》,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日。
《中州书林》第十三期,《歧路灯在香港》,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五日。
《歧路灯的再发现与再评价》王孝廉,《中国时报》第八版,民国七十二年一月十三日。
《再放光芒的歧路灯》曾敏生,《联合报》,民国七十二年一月十二日。
《透视歧路灯的光影》蔡源煌,《中国时报》第八版,民国七十二年一月十三日。
《埋没二百多年的古典白话小说歧路灯出版》,《光明日报》第三版,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九日。
《说歧路灯》尚达翔,《光明日报》第三版,一九八四年一月十日。
《歧路灯成败谈》胡世厚,《光明日报》第三版,一九八四年二月十四日。
《读歧路灯后有感》李裕宽,《中原文献》第十五卷第六期。
《我替歧路灯作校注》刘昭晴,《中原文献》第十五卷第十一期。
《李绿园及其小说歧路灯》余崇生,《中原文献》第十六卷第十二期。
《歧路灯简论》,杜贵晨,《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一九八三年。
《歧路灯思想内容面面观》商韬,《文学遗产》一九八六年五月。
《从歧路灯看作者李绿园的思想》任访秋,《文学论丛》第一集,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版。
《歧路灯艺术蠡测》杨海中,《文学论丛》第一集,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版。
《关于歧路灯的几个问题》杜贵晨,《文学论丛》第四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八月一版。
《歧路灯向我们提供了什么》李文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二期。
《李绿园小说观》冯鸣,《奔流》文学月刊,河南省文联主办,一九八三年二月号。
《歧路灯与儒林外史之比较》刘中瀛,《辽宁商专学报》,一九八八年第三期。
《歧路灯不能与儒林外史等量齐观》陈美林,《江淮论坛》,一九八三年第二期。
《歧路灯散议》李具雙,《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古典小说艺术趋于成熟的标志——略论歧路灯的心理描写》欧阳健,《安徽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程朱理学的图解——歧路灯详析》楚石,《河北学刊》,一九八五年二月。
《从歧路灯看西游记对清代社会的影响》张弦生、徐式宁,《河南图书馆学刊》,一九八八年第三期。
《从金瓶梅到歧路灯》张弦生,《殷都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歧路灯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欧阳健,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民国八十一年一月。
《歧路灯学术讨论会在洛阳举行》许言,《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名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三年二月。
《歧路灯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开封举行》张弦生,《中州书林》第三十五期,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对“埋没说质疑”的一点意见》米格智,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开封举行发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三次歧路灯学术讨论会综述》杨海中,《光明日报》第三版,一九八五年二月五日。
《清代长篇小说歧路灯出版后所引起的反响》,河南省出版工作会议参考材料,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七月。
《歧路灯三探》田璞,《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三年四月。
《论歧路灯的创作失误》杨海中,《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四年。
《歧路灯研究热至今不衰》张弦生,《中州书林》,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
《歧路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初探》刘中瀛,《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六年八月。
《略论歧路灯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张弦生,《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六年八月。
《论歧路灯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孙逊,《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七年二月。
《论歧路灯的结构与文学传统的继承》王昌定、曾秀苍,《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七年三月。
《歧路灯——外省康乾盛世的全景图》华斐,《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歧路灯艺术琐谈》关世勋,《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八年九月。
《歧路灯与金瓶梅》陈桂声,《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八年。
《略论歧路灯的艺术成就》孙菊园,《明清小说研究》第三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版。
《谈歧路灯的几个道学形象》尚达翔,《明清小说研究》第三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六年四月一版。
《〈歧路灯〉读后感.》歧路灯论丛(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
《我看歧路灯》刘东,《明清小说研究》第三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版。
《论歧路灯反映的社会问题》万建清,《明清小说研究》(季刊)一九八九年第三期。
《运船之役.李绿园.歧路灯》万建清,《明清小说研究》(季刊)一九九零年第二期。
《论清初统治策略对歧路灯的影响》万建清,《明清小说研究》(季刊)一九九零年第三——四期。
《从歧路灯看李绿园的小说观及其实践》,《明清小说研究》(季刊)一九九零年第三——四期。
《歧路灯叙录——为〈中国通俗小说数目提要〉作》栾星,手稿,未发表。
《略论李绿园世界观中的积极因素》张亚新,《中国古代、近代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一九八三年八月。
《李绿园生平和家世》李春林,《平顶山市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三月。
《文学名人李绿园》晋凤金,《平顶山市郊区文史资料》第一辑,政协平顶山市郊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一九九一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