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 许青云)

作者: 时间:2010-11-03 点击数:

尊敬的王全书主席、尊敬的栾星先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与会各位的共同努力,《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平顶山学院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平顶山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具体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现有17个院系、4个公共教学部(中心),教职工943人,其中专任教师6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36人。开设有3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500多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1000多人。

近年来,我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平顶山,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之路,坚持教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小学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小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生态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实验室”被批准为河南省林业厅重点实验室,也是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共建的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我们依托平顶山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平顶山市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会,正逐步成为促进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智囊团和助推器。

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研究伏牛山地域生态、旅游,地域文学、文献,历史文化,地方语言流变,地方音乐、戏曲曲艺等地域文化。我们去年1236日,成功召开了“伏牛山文化圈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的概念,认定了伏牛山文化圈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厘清了伏牛山文化圈文化研究方向,阐述了伏牛山文化圈文化的基本特征。今天这次会议是伏牛山文化圈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是伏牛山文化圈研究的一次深化。会议以进一步深入开掘我省、我市文化资源,弘扬我省、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宗旨,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也与河南省“文化强省”、平顶山市“文化兴市”发展思路相呼应。天时、地利、人和,加之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层次高,来自海峡两岸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社会团体,负载着巨大的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学术影响力。所以,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文学界的一次盛会,是河南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事,更是我市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次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科研院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对各级领导、科研院所、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冀希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建睿智之言,结丰硕之果,将《歧路灯》推向全国,推出国门,使她放射出应有的灿烂的光辉。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身体健康,事业进步。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375-2657780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

请使用IE8以及1280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关注公众号